第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濃縮成一闋闋詩文,或莊重或戲謔地還歷史的真實與原形。它們無異於一顆顆美麗的珍珠,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可是,誰又能知道這些珍珠光彩背後的故事,誰又能知道這些珍珠被磨礪而成時的痛苦……
絕唱
——品白居易《琵琶行》
是誰,在這樣的夜裡輕易地撩起你塵封已久的憂傷?荻花紛飛,瑟瑟作響。一支曲子,從琵琶女的指間滑下,悽婉,一如秋光中初升的江月,極美,卻傷痛。
濺落秋水,濺落你渾身的憂傷、浸透你滿腹的心事。“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是你——九江郡司馬沉重的漢息。隨後,你淚滿衣補襟、青衫溼盡:哀命運之多舛,傷懷才而不遇……
經久,也有一支曲子,也很長——“凡六百一十六”,也很痛,濺落歲月的河流,悽切子年。
已成絕唱。
………【第四十二章 西樓月——品李煜《烏夜】………
一彎又瘦又冷的月,如鉤,寂寞地掛在冷清的西樓頭。深秋的風,吹著滿地落葉徘徊*,卻總飄不出這冰冷的孤院。
獨倚樓頭,蕭索的影擱在冷冷的梧桐腳下。你——一個亡國之主,目光觸到了那同樣寂寞同樣冷清的月,在漸漸迷亂的月光中你的思緒漸行漸遠,往日的良辰美景往目的花好月圓……
呱噪的鴉聲粗野地扯回你的記憶,月無語如水輕瀉。
你嘆息,你回望。心情被浸透,沉重而潮溼。
“無言獨上西樓……”幾段吟哦飄落,餘下長長的怨與亂亂的愁。——同一抹月光的那江春水,可能載動?
……
珍珠——業已絕跡的雋永;砂粒,萬年流傳的苦痛……
………【第四十三章 航海日誌】………
在人生的大海“航行”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了狂風和巨浪,但它總有“直掛雲帆濟滄海,乘風破浪會有時。”的那一天的。在我的“航海”旅程中,我有這樣一本“航海日誌”。第一頁這樣記到:
昨天,一晃三年過去了,我學涯的航程在雷波海峽翻了船。今天,我帶著一顆執著的心捲土重來,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新航程。我有信心,有決心能夠渡過雷波海峽,駛向那個美麗、遼闊、充滿了希望的一個屬於我的大海彼岸。
昨天,我們的船上乘著17人,我們的船長是聶船長,聶船長是個好船長他帶領著我們乘風破浪,而由於我們的“失職”船翻在了雷波海峽,雖然沒人因此“死亡”卻都受了“重傷”。今天,“2004。10”號船長下水已有一年多了,雖然在這段旅程中遇到了些風浪,但航船卻沒有因此而停泊,我們的“2004。10”將永遠行駛在雷波海峽,我堅信“2004。10”在曹船長的領導和46名船員及7名大副的努力下,不會再重倒我們農中號的覆轍,一定會在雷波海峽留下我們青春生命的風采。
我的航海日誌,還在繼續,它的最後一頁必將證明我們是一群優秀的船員。我們將用我們的毅力的恆心去航行完所有的未知海域,那怕前面是巨浪,或是險灘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走完這一段漫長卻又短暫的人生旅程。
評語:
人,從單純的生物學角度看,最後的結局是相同的;但人生,從社會角度審視,其歷程才是最重要的。於是,每個人都在面對挫折與失敗——本文以極富象徵性的語言埸示了這一主題。
最值得借鑑的,池是那些象徵性的、含義又深刻的語句。
最值得思考的,每位同學如何面對自己的航程。如何面對承載自己的航船?如何面對導航自己的人?
………【第四十四章 快樂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