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並未有失婦德之處;勿要讓家母大歸;讓我兄弟等人失母……”
孫太爺當時直直地看了他半響;問道:“敏娘已經進你們家五年;你不知婚約之事麼?”
二老爺不屑扯謊;依是理直氣壯道:“小侄與表妹志趣相投;情難自禁;還請孫伯父成全。”
他選擇了十三歲的小表妹;放棄了許婚五年的孫敏娘;當時當地沒有半點愧疚。
他一個少年舉人;本就當匹配仕宦之女;舉案齊眉;娶了商戶女做妻子;難道要坐在一起打算盤;算計銅子多少麼?
在他看來;即便自己放棄這門婚約;以孫家的萬貫家財;孫敏也不愁嫁。自己老父又視孫敏如親女一般;以後自然會照拂;根本沒有必要非要娶進家來。
婚姻大事;還是門當戶對的好。何必明曉得母親不喜;還強作親事;鬧得大家都不痛快。
孫太爺聽了這一句;就去了沈家;退了這門親事;帶走了孫敏;“成全”了他。
他心中來不及竊喜;就被三太爺打了一個耳光。
“不孝不義”;父親只罵了他這一句;而後就再也沒有正眼看過他。
他滿心委屈;去跟大老爺訴苦。
大老爺提了一件事;他才曉得兩家的婚約可以追溯到更早。
原來他三歲時;孫太爺就曾在京城小住過;三太爺打算將他送給孫太爺做兒子;孫太爺因沈家子嗣來的艱難;三太爺當時也只有兩個兒子;又怕在出身上委屈二老爺;便說要他以後做半子。
二老爺聞言很是傻眼;曉得父親將親生子都能捨出去;便知他多感念孫太爺早年恩情;自己退親之事真的激怒父親了。
他不敢再覺得委屈;一心讀書;想要早點成才讓父親重新再看重自己。不想yù速則不達;臨下場前一場風寒;使得他耽擱了chūn闈。
他正失落;三太爺那邊已經吩咐開始為他張羅親事。
他當時還以為父親是心疼自己;為了開解自己;方讓自己早些成親;彌補不能應試的失落。畢竟喬表妹當時才十四歲;還不到及笄之年;本當再等一年再提嫁娶之期。
他娶得心儀的妻子;成親次rì美滋滋地去叩謝雙親時;三太爺卻在祠堂裡見的他們夫婦。
待吃了媳婦茶;三太爺便立時叫管家送來賬冊;立時分了家。
他被這驚雷炸的稀裡糊塗中;就連同小妻子一道被“樹大分枝”分了出來。
三太爺甚至連兒媳婦“三朝回門”都不等;可見他心中不僅埋怨妻兒;連帶喬家也怨上。
若是三老太太給兒子定的是旁人家的姑娘;三太爺許是不會遷怒;可喬家是沈家姻親;三老太太與喬太太又是同胞姊妹。要說喬家不知曉二老爺身上本有婚約;那才是扯謊。
三太爺並未去指責喬家如何如何;可也沒有與喬家會親家的意思。
二老爺當年不過十七歲;帶著十四歲的小妻子;被管事們送到城西南的一處三進宅院。
三太爺看來是真厭了這個兒子;沈家在京城正東偏北方向;二老爺的新宅就賣在城西南角。
二老爺當年憤憤中帶了羞惱;不肯求饒;一心要在功名上有建樹;下一科與大老爺同科下場;會試為亞元;殿試為二甲傳臚;比大老爺名次都高。
二老爺驕傲地回老宅;希望能得到三老爺一句誇讚;也希望三太爺能看在他出息的份上原諒他;讓他們搬回來。
三太爺只道:“做官就是做人;你不會做人;也做不好官;不過翰林院又添一酸儒亦是天下之幸;使你不得負君負民”
二老爺正是chūn風得意之時;只覺得一盆冰水迎面潑過來;心都寒顫顫。
他當時不服氣;只覺得自己未必比大哥差;一心惦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