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省城開店(第2/2頁)
章節報錯
面上淡淡的,道是想再看看。
另幾間鋪子卻都有不足,不是位置不好就是空間狹小,再不然就是做的食肆把房子弄的烏煙瘴氣。
便又回到了第一間,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牙郎做主少了一兩,每月二兩賃金成交。
簽了租契合約,交了牙金,拿了鑰匙,楊樹心中忍不住的興奮。
第二天一早便收拾了東西搬到鋪子後院,打了些水把屋子擦洗乾淨。
歇了一日,又去找人牙子,打算買幾個忠厚老實的青壯奴僕。
那牙子牽了一溜十個人出來,皆是十八到四十左右的青壯。
楊樹自己看的有些不準,叫牙子細說了這些人的來歷。
牙子便一一說道:“這四個是主家犯了事被官府發賣的。這兩個是家裡窮的沒飯吃自賣自身的。
這一個忤逆主人被賣,這一個家裡父親好賭要賣弟妹,他自願賣身替弟妹的。
這兩個是北邊家裡鬧災逃荒過來,家裡人都死絕了,賣身換口飯吃的。”
楊樹思索良久,道:“有沒有會算賬做買賣的?”
牙子指著那四個主家犯事的其中一個,道“他在以前的主家是個管事。”
楊樹看那人年約二十五歲上下,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裡。
好像人牙子說的人與他無關。
最終楊樹挑了替弟妹賣身的和這個管事,還有他旁邊一臉渴望的看著他的男人。
交了銀子辦了身契,楊樹把他們帶回鋪子。
,!
那幾人都是光身,連套換洗衣物都沒有,又帶他們去舊衣店買了套換洗衣服,四套舊被褥。
等他們換洗乾淨,又買了一盆饅頭,等他們吃飽喝足了,才問道:“你們都叫什麼名字?”
幾人吃了頓飽飯,都有了些精神。
那舊管事道:“我姓趙,在前主家就叫趙三。”
替弟妹賣身的說道:“我姓孫,家裡都叫孫大郎。”
最後一個說:“我姓吳,叫吳成。”
三人報了姓名,楊樹便安排道:“趙三在家守著鋪子,你們兩個跟我回縣城。”
楊樹給了趙三二兩銀子,囑咐他去訂些貨架,做個匾額,店名照舊叫無憂雜貨鋪。
再去糟坊定些油鹽醬醋,
剩下的錢給他這幾天買吃食。
那兩個收拾了東西跟楊樹回了縣城。
他這一趟去省城有五六天,又無音信。
秋月正每日在家憂心如焚,見他回來終於鬆了口氣。
又見他帶了兩個男人,正不知何事。
楊樹已抱著辰兒拉了她進房,把省城的事細細說了一遍,又道那兩人是買來的奴僕。
秋月聽得做夢一樣,又是鋪子又是奴僕的。
“我不是故意不跟你商量,只是那鋪子位置極好,怕等你我書信來回商量了,鋪子早已被人租去。
既開了鋪子,許多事便得有人去做。請了外人又怕人心難測,便索性買了幾個人,還有一個守在省城。”
:()父母雙亡,農家孤女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