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好家風(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紅了臉。
兩家商定日子,過了端午就完婚。
因為楊林的年紀著實不小了,早日完婚,也好給楊家開枝散葉。
劉家厚道,知道他家底薄,聘金只要了二十兩銀子。
加上些布匹首飾,雜七雜八加起來,五十兩銀子足夠。
親事定下,秋月終於鬆了口氣。
楊樹回家時,秋月把事情都細細給他說了。
忽然想起一件舊事,道:“我前兒和秋蘭去給劉姑娘挑首飾,你猜我見著誰了?”
“誰?”
“許家姑娘你還記得吧?”
楊樹哼道:“怎麼不記得,她怎麼了?”
“我前兒去銀樓挑首飾,遇到她帶著個小丫頭也在。身上穿的戴的倒都富貴,就是面色蠟黃,眼睛也沒有神采。看到我們,不知是沒認出來還是怎麼的,就這麼從我們身邊走過,連聲招呼都不打。”
“聽說跟咱家退了親,她家裡給她說了個舉人,現在嫁過去應該也有個幾年了。”
楊樹:“難怪硬逼著咱家退親,不就是個舉人,有什麼了不起。”
秋月好笑的看著他,道:“怎麼聽你這話,舉人好像滿大街都是?”
楊樹也嗤嗤直笑:“不是滿大街都是,但我們家也有兩個秀才,說不得哪天誰就考上舉人進士了。”
“你就做美夢去吧,你當舉人是容易考的,有些人考到孫子都大了也沒考上。”
想起楊林這些年的遭遇,兩人都沉默下來。
,!
有時候,有些事,確實要講些天時地利人和。
吳成來縣城這些日子,總也找不到活計。
便也來販饅頭賣。
楊樹見他不容易,販給他的饅頭比別人要少一文錢。
楊樹還叮囑他:“一定要按三文錢兩個賣,要不然這生意沒法做。”
第一天,他挑到書院外頭,看到已經有幾個小販在守著了。
其中一個小販道:“這裡是我們包了,你到別處去吧。”
他便挑到到書院外牆的拐角處,零零散散的賣了幾個。
伸頭看書院門口,那幾個小販忙個不停,這個要兩個那個要四個。
還看到小販給舀鹹菜醬料。
賣完一輪,那些小販的竹筐就凹下去一大半。
吳成大概算了一下,這會子他們就賺了二十來文錢了。
等賣完剩下那些,一天最少也能賺三四十文,比去商行替人扛包要好的多。
如果勤快些,在書院這裡賣完,再去販半筐走街串巷賣,還能再賺十來文。
只不知如何才能在書院佔個好位置。
他在的這個拐角沒什麼人經過,只能挑起擔子,到商行一條街上試試。
誰知到了那邊,整條街上,一溜煙排著的,都是挑著饅頭挑子的小販。
中間也有些賣餛飩包子的。
但還是賣饅頭的最好生意,這條街上,多是替商行扛包卸貨的苦力。
一日賺二三十文錢,只捨得買幾個粗糧饅頭果腹。
:()父母雙亡,農家孤女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