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現代報紙的影響(第2/2頁)
章節報錯
袋子!”
周德兆翻開《大明好聲音》,首頁是最近朝廷裡鬧得沸沸揚揚的田賦改革政策,以往官員們的田賦減免被砍掉了許多,只保留了三十畝的免徵稅田。
周德兆就不止一次聽見官員在抱怨此事,幸好他的女兒當了皇后,他也升了官領了肥差,否則也要跟著罵娘了!
但有意思的是,如此對官員不利的政策,報紙上內閣首輔楊閣老和戶部尚書孫交兩個人竟然都表示了贊同,還分析了其中的利處,但唯獨對壞處一點也沒有提及!
這其中的緣故有兩種可能,第一是這項改革政策就是他們兩個主導的,所以肯定不會自己說自己的壞話,第二就是他們雖然不是這項改革政策的提出者,但對這項改革政策都表示了贊同。
周德兆心想,以後他們兩個出門得小心了,指不定哪天要撲街!
周德兆看向第二頁,立時睜大眼睛,漲俸祿了嗎?
這可真是老天爺有眼啊,大明朝的工資自從八八爺以後就沒變過,硬是堅挺了一百五十多年!
周德兆在工部時,就有同僚因為錢不夠花,提前預支工資,或者是去借高利貸!
不過,這份欣喜沒有持續多久,當週德兆看到最後只漲了十幾兩銀子時,就無語了,合著雷聲大雨點小啊!
第三頁則是最近河南、湖廣、江西乾旱的事,皇上要求地方官員要做好抗旱救災等工作,免得出現流民!
第四頁則是一片空白,只有四個大字,招貼尋租!
周德兆一時沒適應過來,這畫風不對啊,前面還正兒八經,怎麼後面就變了味呢?
那名鴻臚寺少卿介紹道,“下官聽說,這份報紙當下還只是預售,後面要在各地設定分部,各地所需的報紙就在當地印刷,京城這邊只給各地發放一份模板!”
周德兆估算了一下,如果整個大明朝有一百萬人訂閱,每份報紙的利潤控制在四十文錢,那一期就能賺四萬兩銀子,一個月就能賺八萬兩銀子,一年就是九十六萬兩銀子。
簡直是暴利啊!
不過,如此暴利一定會有人鋌而走險,選擇盜刷報紙,賺取差價!
你正版的報紙賣五十文錢一份,那我盜版的報紙就賣三十文一份,只要有利潤,我就會壓價,遲早會讓正主撐不下去!
市面上一些剛出來的話本不就是如此嗎?只要賣得火,一定會有人盜刷,擋都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