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薩克共和國之間,完成了西北的勘界。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在與哈薩克共和國進行勘界之時,哈薩克一方曾經主動提出要將薩雷蘇河作為中哈之間的界河。
不過,太平天國政fǔ勘界代表團並沒有接受哈方的善意,而是仍以傳統的分界線,劃定了兩國的邊界。
………【第四一四章僅靠此一點,就能夠看得出來賴漢英和伊斯特、江霍加之間的友誼是多麼的真摯和深厚】………
後來的事實充分也證明,英勇彪悍的哈薩克人,內心卻是極其善良的,上述的出讓土地行為,也絕非哈薩克人的虛情假意,因為,對於中國軍民所給予他們的種種無私援助,哈薩克人的的確確是始終銘記不忘。
在整個哈薩克人民光復祖國的戰爭中,太平天國政府盡一切可能提供給哈薩克人民的有形物資,總計已經超過了八百萬天圓。
鑑於哈薩克共和國飽受戰爭創傷,亟待休養生息,太平天國政府不僅曾主動提出,要將這些債務免去一半,就是剩餘的那一半債務,太平天國方面既不會計算利息,也不需要哈薩克方面過早地歸還。
但是,哈薩克方面在對太平天國政府的這種極其真摯的美意表示了萬分的感激之後,依然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他們接受了太平天國政府的免息誠意,卻不接受太平天國政府的免債,同時,他們還向太平天國政府遞交了一份逐年分期償還債務的計劃書,並還於一八六七年年底,按照這份計劃書的內容,超額向太平天國政府償還了第一筆債務,連現銀帶物資,合計約二十餘萬天圓。
自此,哈薩克共和國每年都會如約地向太平天國政府償還著債務,即使在太平天國方面迫不得已地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們也義無反顧地緊跟在太平天國軍民的身後,動員起大量的人力及物力,協助太平天國軍隊全力西征之時,他們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堅持不懈地履行著自己的還債義務。
十八年後,哈薩克共和國所欠太平天國政府的債務,全部還清。
而就是在已經全部全部還清了太平天國政府債務的當年,哈薩克共和國把漢語,定為了其本國的唯一官方語言。
哈薩克政府與太平天國政府之間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親密無間的友誼,除去太平天國政府那種能夠急朋友之所急的博大胸懷外,也與西北軍政公署諸如林鳳祥、左宗棠、賴漢英及李侍賢等等的這一類人,在朋友們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個人魅力是離不開的。
由於種種的原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有關太平天國政府給予哈薩克人民的那些幫助,其實一直都是作為一個秘密,被中哈雙方嚴格地保守著。
而從一八六零年開始,直至哈薩克全國光復的這六年間,基本上是全盤指揮了哈薩克人民的復國戰爭,以賴漢英為首的太平天國軍事顧問團,似乎自然也就只能成為一群永遠的、默默的無名英雄。
然而,哈薩克人民卻並沒有忘記這些曾與他們並肩戰鬥過的、優秀的太平天國人。
從一八六七年開始,每到中國人的新年的前一天,哈薩克共和國的駐華公使,總會以其本國總統的名義舉行盛宴,並會把前軍事顧問團的成員一個不拉地請到公使館內,在向他們致以新年的問候的同時,還會向他們表示無比的感激之情。
二十年後,當這段被存封已久的歷史終於露出了其本來的面目的時候,一座高聳的刻有中哈友誼萬古長青的紀念碑,在翻湧著浪濤的薩雷蘇河畔出現。
賴漢英等前太平天國軍事顧問團的所有成員,不僅都榮獲了哈薩克共和國最高等級的共和國英雄勳章,還成為了哈薩克共和國的榮譽國民,並與同等的哈薩克國民一樣,享受著民眾的尊敬及一切社會福利待遇。
賴漢英等人也就成為了整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