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練達,為阿父的大業多出幾分力。且‘嘉’亦有吉祥瑞福的深意,兒子認為此字當不辱了小阿妹其人。”
見得曹操嘴角微微翹起,曹丕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這大抵就是過關了。
說起來他今年也只有十歲啊,阿父您跟我這麼大的時候應該沒被大父逼著給姑母取名字的吧!少年曹丕感受到了來自這個世界的森森惡意……
曹彰指著那個“文”字期期艾艾道:“兒子……覺得‘文’字很好,文能興邦……呃……也能成大事……呃……”
正當曹彰有些編不出來的時候,突然想到阿兄曹丕方才那個“郭嘉”的梗兒,忙補上一句:“聽得武帝時候有個才名蓋世的奇女子,也是《長門賦》的撰寫者,就是叫甚麼文君的。兒子給小阿妹名字取一個‘文’字,想來小阿妹必定比這名卓姓女子更為出挑才是。”
曹操拈著鬍鬚許久沒表情也不說話,曹彰就知道這事兒不好。
果然,下一個瞬間他就聽到了自家阿父對自己的訓導:“這個‘文’字說起來是個好字,但是用在女子名字當中……若是單字未免單薄。卓文君雖然驚才豔豔,然婚後生活並非圓滿,說起來也不算多麼好的寓意。還有,那篇《長門賦》是當年陳皇后託文君夫主司馬相如所作,哪裡就是那女子撰寫的了?可見你這些日子功課的確沒好好做。”
曹彰低著頭黯然退下。
而最後一個上場選手曹植的話就簡練多了:“兒子用的是‘安’字,不求別的,只求小阿妹這一生福氣綿長,安穩歡愉便可,其他的……再也比不上這個重要了。”
考慮到曹植包子今年只有五歲,曹操覺得有這般學問就已經不錯了,所以總結陳詞也就說得委婉了些許。
“孤以為‘嘉’字最好,‘安’字次之,‘文’字亦可,你們日後對於學問方面要更為刻苦,求精求實不得懈怠。”
三人恭敬應道:“謹喏。”
卞氏只聽得曹操從頭到尾都在拷問幾個兒子學問,貌似把小五取名的事兒又給拋到腦後了,才不得不插上一句:“夫主別盡顧著查驗小郎們的學問了,可別再忘了咱們小五名字的事兒了。”
小五眼睛閃閃,這才是親媽吶親媽!
曹操聽得這話後撫掌笑言道:“卞娘這是在說孤的不是了,孤以為阿丕說得‘嘉’字當真極好,再有《尚書益稷》曾雲,‘簫韶九成,鳳皇來儀’,那這孩子……就叫儀嘉吧。”
聽得名字如此高大上,小五總算是放心了。她爬到曹操身邊抓了抓他系在腰上的玉扣,以示自己的友好和感激。卻不想被曹操一把抱過,運足臂力來了三次“大高舉”, 把儀嘉瞬時就給弄傻了。
“孤的阿嘉,快些長大吧。”
卞氏在一旁安靜地坐著,嘴角抿起一絲柔和的笑意。雖然曹丕曹操引經據典的書她都沒怎麼讀過,但是對於《詩經》之中的那首《桃夭》還是熟悉的。
她永遠也忘不了當年那一幕,曹操眉目含情地捧著書卷,手把手地教了她人生學到的第一首詩。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儀嘉,宜家。
她的心意同小兒子一樣,不需得她嫁皇為鳳富貴榮華,但求一生安穩宜室宜家。
曹操看著這一屋子卞氏膝下的孩子,兒子博學才高、女兒“奉天承運”,而卞氏既會疼人男人又會養孩子,也是在她這般和風細雨的看照下,孩子們長得似乎比他希冀的都要好些。相比於別人,她的確更有資歷也更有能力做孩子們的“嫡母”。
況且他現在最大的男孩子是曹丕,要說“嫡”和“長”不可兼得的請款下必然選嫡,若是兩者兼得則會對接班人更為有利。再退一步說,萬一將來曹丕不成器,眼下活著的幾個孩子裡三個最大的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