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意義上來說把人的使用權抓在手裡比從朝廷手裡要兩個錢更重要,畢竟朝廷也明白沒錢做不了事不會幹河裡行船,撥給一定的費用那是遲早的事,只不過是撥得多與少和長期撥款與短期撥款的問題。
信王說:“皇兄說的這些雖是推測,但也不無道理,這可能就是皇兄要對官員進行調整的原因,皇兄準備怎麼調整呢?”
天啟說:“政務院下面有幾個部,原來的六個部除了合併到都察院的吏部和劃歸軍務院管理的兵部外,還有戶部、禮部、工部、刑部。除了中央,在地方的管理上還有各省總督、巡撫還有各府縣官員,朕準備把這些部的尚書還有總督先收到輔政院,經過一番調整後向下推廣。如果推廣得順利,還要逐步向各府各縣推廣,直到最後成立中央、省、府、縣的四級輔政和行政機構。”
信王聽天啟要把各部尚書和各省總督都收到輔政務院,感到非常詫異,心想你把這些人都收走了我的政務院還怎麼玩?難道你要廢除政務院?由於想不明白,於是睜大眼睛看著天啟。
天啟知道信王在想什麼,輕輕地拍了拍信王的肩膀說:“信王別多想,為兄的意思是這些人現在就是在輔助政務,但他們有可能在某一時候會不合格,外面也許還有比他們更合格的人。假如把有資格的人都先收到輔政院,然後把最合適的人派到各部和各省去做尚書和總督,這樣更有利於政務院處理好事務。等政務院把合適的人選走後,剩下的人可以為輔政院專門做事,避免官員間私下惡性競爭。”
信王想了想說:“皇兄這樣做有利於安置多餘官員,這樣一來就算有再多的人都可以放在輔政院裡,最多發給他們一份幹俸不用為了安置人而增加機構,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既然要向下面推廣,這些部門的職能也要推廣下去嗎?”
天啟說:“既然是要逐步逐級推廣,當然要讓推廣下去的各部都能行使各種職能,而且現在看來還很有必要,因為政務院很多事情都不是光在北京能做好的,必須要全國各地盡力配合執行。比如說開始說的各地都在隱晦地索要用**和財權,那麼就得把都察院和戶部的某些職能交出來給他們自主權。我們開始說的廣辦學堂,讓不識字的人能夠識字,有一定學識的人增加新知識,這就得把禮部的職能向下面推廣,還有開礦修路等事也離不開工部。”
天啟說完這話後看了看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徐光啟,然後繼續說道:“徐大人的博學院裡有很多有豐富知識的泰西人,他們已經同意在各地建教堂的同時辦學。說實在話,朕並不想讓他們到處建教堂,因為那樣會削弱很多百姓對朝廷的忠誠,雖然他們保證他們的傳教不會影響百姓的忠誠度,但朕也不相信他們的保證。不過,朕還是得允許他們建教堂傳教,因為他們帶來的很多知識都有用,如何在學習到新知識的同時讓學生保持對朝廷的忠誠,也是禮部的事。”
徐光啟見天啟提到他,馬上說道:“皇上放心,臣早就想過這問題,可以讓禮部加強一些愛國教育,被泰西人教過的學生必須接受更多的愛國主義教育。只是對那些成人有點麻煩,不是誰都像臣一樣明白自己先是大明的官員皇上的臣子,然後才是一個天主教眾。”
天啟見徐光啟出了主意的同時也表了忠心,心裡非常高興,笑眯眯地說:“徐大人的建議非常好,朕有辦法解決那些教眾的問題。泰西的知識朕略知一二,各種知識的系統性和唯一性很強,徐大人以後不要專注於某些具體事務上,要注意系統的建立,那樣才能讓我們的人更多地學習到泰西的知識。聽說徐大人空閒時還在研究曆法,朕不贊成你把寶貴的時間lang費在那些事上,沒有精確的歷法大明的百姓也能種糧食。”
徐光啟點頭說:“臣遵從皇上教誨!”
天啟點了點頭對信王和劉宗周還有高攀龍說:“關於在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