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人對英國人的仇恨也在增加。為了給戰死的親人報仇,大批原本對英國人的還算溫和的荷蘭人,也開始主動加入了對英國人的戰爭中,包括海牙和阿姆斯特丹這些英國佔領區都出現了越來越頻繁的襲擊,這時候的荷蘭對英國來說,已經變成了一座泥沼。
現在英國人必須面臨一個抉擇,是繼續荷蘭這個爛攤子,還是索性放棄,把荷蘭戰場的一個集團軍解脫出來。投入到其他戰場,尤其是義大利戰場。雖然在德軍兵敗伊澤爾河後,義大利人已經不再喊什麼改投門戶了,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弄不好意呆是要被滅的。
意軍總兵力不過一百五十萬,另外還有不到二十萬英軍,可現在義大利戰場上協約國總計一百七十萬人,卻需要面對同盟國的整整六個集團軍。另外還加上一個五萬人的黑山遠征軍,雙方總兵力相差無幾,考慮到義大利人那恐怖的戰鬥力。那裡的結果不難預料。
一旦解決義大利,那麼同盟國這超過一百五十萬陸軍立刻就會壓到其他戰場,尤其是俄國戰場,東線的平衡立刻被打破,本來就在三心二意的尼古拉,跟德國幕後交易一下退出戰爭也不是沒有可能,然後就是整個協約國集團的失敗。
所以說相比起來,放棄荷蘭最多會讓一個德國集團軍解脫出來,輸掉義大利戰場,卻可以讓至少五個同盟國集團軍解脫出來,這兩者的取捨並不難決定。
就在德軍正式放棄繼續從阿爾卑斯山區向法國進攻,留下第十四集團軍防禦,剩餘兩個集團軍掉頭南下,會和原本警戒義大利人的兩個奧匈集團軍恍如壓路機般碾過亞平寧山區,分三路向熱那亞,佛羅倫薩和義大利東部沿海發起全線進攻的時候,英國人終於做出一個雖然丟人但卻理智的選擇。他們開始撤出已經激戰半年的鹿特丹,並且直接向本土撤退,這實際上就等於他們的荷蘭之戰徹底失敗,在以堪稱卑鄙的方式入侵這個中立國,並且為此損失了四艘主力艦和二十萬陸軍士兵後,大英帝國終於無可奈何的承認了失敗。
這個訊息在英國報紙上引起一片噓聲,當初主導荷蘭之戰的前海軍大臣丘吉爾再次被揪出來受到全國輿論的一致聲討,不但他本人在倫敦的住所遭到憤怒的群眾攻擊,甚至還有不少陣亡將士的家屬,跑到布倫海姆宮外面焚燒丘吉爾畫像的,整個馬爾博羅家族可以說聲名掃地。
當然這只是小插曲而已,實際上這時候丘胖子早就帶著一身恥辱上戰場,到遙遠的義大利去準備用鮮血捍衛祖先的榮譽去了。
英國從荷蘭的撤軍,立刻引起了德國的警惕,雖然只有一個集團軍,但如果他們投入義大利戰場的話,也會給那裡的戰局造成嚴重影響,雖說不至於使同盟國戰敗,但至少會讓那裡的戰事拖延下去,說到底雙方在義大利總兵力差不多,義大利人戰鬥力差歸差,有亞平寧山區的天險,防禦上本身就有極大優勢。
既然這樣,威廉就肯定不能任由英國人離開了,在荷蘭的德軍立刻加強了攻勢,但這時候他們的盟友卻不願意出力了,荷蘭人巴不得英軍趕快滾蛋呢,這場戰場他們本來就是被迫捲入的,到現在為止最繁華的城市變成了廢墟,連士兵帶平民死傷超過二十萬,這麼慘重的代價,讓荷蘭人都快哭了,現在英國人想走,他們放鞭炮歡送的心都有了,哪還想再給英國人制造麻煩。
甚至荷蘭政府,還有意的給德軍進攻製造障礙,儘量避免雙方再發生激烈交戰,在他們的默契配合下,英軍主力很快撤出了鹿特丹,包括阿姆斯特丹的英軍在內全部向海牙撤退,原本德國人還想用飛艇轟炸海牙,但威廉明娜女王直接向威廉提出了反對,威廉也不好太過無視她,索性也就給她個面子取消了計劃。
不過他也不會眼睜睜看著英國人撤退,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公海艦隊在他弟弟的親自率領下,再次殺出了威廉港,與此同時在波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