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必直接接觸到黏糊糊的植物;從而得以鑽進後面的叢林中。
利維坦沒有急著進去;而是在這裡觀察了一段時間;琳發現這種植物會分泌出溶解液;將黏在身體上的蜻蜓慢慢地溶解消化;然後用體壁吸收掉它們。
原來這是一種肉食的植物麼?第一次見到呢……不過琳見過很多動物喜歡吃植物;所以植物吃動物顯然也是有可能的。
它們以撞在它們身上的生物為食;那些蜻蜓可能是要進去繁殖什麼的;不得不經過這片‘死亡尖刺之牆’;但這些植物為什麼那麼整齊的排列在這裡?好像特地為了隔開巖地和叢林似的;那麼高的密度其實不利於它們的捕食方式;零星的分佈在叢林效果應該好很多。
也就是說;這個現象是某種生物所為……
琳能看到;在這些‘死亡尖刺’下;有一些黑蜂正在走動著。
印加蟲群……它們為自己的領土劃出了一道‘邊界線’。(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T
第九十章 起源與復甦
對‘死亡尖刺’進行了一些研究;這些植物的確是印加蟲群特意種在這裡的;植物的根部都有挖掘過的痕跡;‘死亡尖刺’並不算硬;應該不是用於防範外敵的;但能很好的防止叢林中各種生物離開;這也許是巖地如此荒蕪的原因之一;如果在這建立基地的話那就太顯眼了;會引起印加蟲群的注意。
但琳可以放下很多觀察用的眼球;來注意這個‘邊境’的印加蟲群會有什麼特別的動作。
利維坦現在要返回家園樹的基地;琳將繼續建造環境;並對印加蟲群持續性觀察。
這種生物的確很有觀察價值;琳主要還是透過學習別的生物來進化的;琳很好奇它們是如何誕生的;琳見識過不少生物的進化;但琳曾經在海洋的地盤對於整個世界來說實在很小;所以有很多琳完全沒見過的生物也並不奇怪;但是;對於那些沒見過的生物就無法判斷它們是從何進化的麼?
那倒是不一定。
琳從印加蟲群的挖掘場受到了啟發;挖掘場內;琳發現有許多生物進化間的過渡品種;而且每個進化階段的品種;它們所在的位置都不一樣;所以琳也可以透過挖掘;來尋找一些生物的祖先。
雖然琳現在不能在印加蟲群的地盤挖掘;但琳也能推測印加蟲群;阿茲特克蟲或者瑪雅的族群是在何種情況下誕生的。
‘分工型’生物的最初的情況應該是幼體分化;在某些群居生物中;它們生下來的幼體和成體居住在一起;這些生物慢慢地發現;幼體能辦到一猩體辦不到的事情。比如鑽進一徐隙尋找食物什麼的。
於是它們開始會讓群落保持一定數量的幼體;來維持著它們的作用;但是幼體遲早會長大;於是這個過程慢慢地被加強進化;這時候這種生物甚至會專門產生出一種長不大的幼體來幫助群落。這大概就是‘分工’的基礎吧。
然後分工就慢慢地出現了;也有可能群體的一個個體遇到了某種情況;讓它的細胞產生了變化;這些變化過的個體與沒變化過的原始個體共同繁殖;因為變化個體和原始個體都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它們都被保留了下來。應付各種情況。
這個之間的過程很是奇特;就像物種出現雌雄一樣;最開始只是靠分裂;然後變成組合細胞;然後又變成‘雄性’的一方只提供細胞;‘雌性’的一方則負責組合細胞和生產。顯然;雌雄之別代表著各種生物都能製造出不同的‘分工’個體;但像印加蟲群這類生物;它們的分工更為詳細。
從這個過程看;琳也能推算‘腦袋蟲’這類兵種是如何誕生的;其實很簡單;比如說戰鬥的時候。它不可能整窩都衝上去;總會有幾個個體圍在後面擠不進去的;然後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