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抓走搞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哪裡還有什麼平等自由可言?”

劉宗周說:“以皇上的意思是漢末衰亡的原因是軍心民心盡失使得天下大亂,究其原因是因為朝中少部分大臣集中了太多權力,沒能力的人佔用了治世能臣的職位。古人說‘前世不忘,後世之師。’如今大明是不是應該從裡面得到一些經驗呢?”

天啟說:“是的,朕幾年前就認為朝中應該分權,所以把內閣分為政務院和軍務院,同時把全國的軍事力量從使用上分為守備部隊和野戰軍,還把全**事力量從地域上分為七大軍區。這些劃分保證了軍隊的權力既統一又分散,平時分散開避免有**力過大,戰時能集中得攏方便集中力量打擊敵人。政務方面也把治事和治吏的部門分開,同時讓各部協同處理政務,這也是避免出現重臣的原因,劉大人以為這些是不是預見性的方法?”

劉宗周聽到這裡露出一絲笑意,說道:“皇上開始說漢末大亂的原因是因為權力太集中,太平皇帝手中的權力需要分散避免太大失去控制,如此看來皇上是認為需要分散權力使其互相制衡了。現在大明的軍隊方面皇上用軍務院集體管理全過軍隊,避免有**力太大讓國家遭殃,這些就暫時不說。官吏的選任方面一直是朝廷直接在委任,是不是可以說將來也要分一些權力給普通百姓呢?臣認為皇帝分權給大臣只能算小分,最後全部分給所有百姓才算大分。”

435 以史為鑑(中)

劉宗周的這話讓天啟心中慢慢有了種異樣的感覺,他心想這民選官本質上就是分權,是將朝廷太集中的權力分散下去直到最後分給每一個人,但是這只是一個趨勢不表示現在就能夠實行。自己已經說過要向這個方向做,但是要一步一步來,每一步要實施都必須先要具備實施的條件,否則的話就是拔苗助長會適得其反。

劉宗周現在把這事提出來是什麼意思呢?現在討論互相監督的標準,是為了明確一個大家都遵守的原則,避免某一方以自己不成熟的想法為基準去反對對方,這樣一來就會陷入互相指責過錯又互相不認錯的境地。如果以惡毒的思想去猜測對方的心理,首先就會認定劉宗周想先把水攪渾然後渾水摸魚,因為理想與現實有很長的距離,用理想狀態的標準來要求現在,出問題不奇怪不出問題才稀奇。

天啟仔細想了想,覺得自己不能用這種心理猜測劉宗周,因為經過這幾年的接觸他知道劉宗周的忠心沒得說,也不是那種為了權力會專門攪事的人。劉宗周會鑽到這牛角尖裡,估計還是因為他的書呆子脾氣發作了,這經常從事研究學術的書生跟經常處理實際事務的人最大的差別就是知不知道變通。

想到這裡天啟說:“劉大人的大分小分之說有道理,但是萬事都有個先後順序,先小分後大分才是正常順序。就任命官員這事來說,以前的官員都是由吏部考核任免,現在的官員都是由都察院管理處罰,這就是分都沒分只比直接由皇帝命令稍微好一點。百官的任免都由皇帝一人說了算變成由都察院眾人說了算,看似進步了其實也有限,那麼我們是不是該直接撒手全部交給所有百姓直接選任呢?真這樣做的話恐怕有問題吧?”

劉宗周說:“皇上誤會了臣的意思,臣也知道做事要一步一步來,就民選官這事來說應該先把權力從都察院下放到各省,然後是各州縣一步一步來,最後才能說得上百姓直接選舉。不過今天皇上說的是監督的基準,臣認為這標準一定要先制定好,總不能夠隨時變動規矩吧?聖人說治國以不擾民為上,臣認為朝令夕改才是最大的擾民根源,不知道皇上以為如何?”

劉宗周這話一說出來,天啟心中更覺得有些沒對,想了想說:“看來我們在兩個問題上都有不同認識,就是在民選官的順序上還有互相監督的準則上有不同看法。依劉大人的說法是民選官應該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