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慕容伏訶生死存亡之際,伍建章等人趕到會仙峰山口,嚇跑了納赫羅,救下了慕容伏訶,慕容伏訶見到後面的靠山王楊林,不由淚流滿面,自己以為今日必死無疑,誰知道竟然死中得活,可謂兩世為人吶。 伍建章率領大軍追殺納赫羅,吐谷渾部人馬見被隋朝軍隊堵住出口,只能原路返回,往山上的會仙寺逃竄。 誇呂可汗正坐著滑竿顫悠悠的往山下走,忽然看到納赫羅逃了回來,便罵道,“你不去抓伏訶,往回跑作甚?” 納赫羅說道,“大事不好啦,汗王,楊林率領大隊人馬攻上會仙峰啦。” 誇呂可汗聽後大驚,趕緊從滑竿上跳了下來,從手下人手裡搶過一匹馬來,翻身上馬,就往會仙寺狂奔,這一驚嚇,大病竟然痊癒。 伍建章率領眾人往會仙峰上衝殺,吐谷渾的將士,群龍無首,頓時大敗,伍建章等人很快就攻上了山頂,包圍了會仙寺,然後往寺院裡衝殺。 伍建章等人很快攻陷了會仙寺的山門,衝進了寺院,從高高的門樓上看得清清楚楚,誇呂可汗在納赫羅、索虎等將領的保護下,逃進會仙寺的大雄寶殿。伍建章命人包圍了大雄寶殿,然後率領大家殺入了大雄寶殿。 進入大雄寶殿,誇呂可汗等人卻是蹤跡不見,伍建章等人尋遍了犄角旮旯,各個角落,也是沒有他們的影子。 伍建章不禁納悶起來,明明看到他們逃進了這裡,怎麼眨眼的功夫,就沒人了呢?伍建章命令手下再仔細搜尋一遍,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終於,在大肚子彌勒佛的佛像後面的基座下面,發現了一塊露在外面的袍襟,一名將官用手扯了下,發現袍襟被佛像基座壓得死死的,根本拽不動。 於是大家合力推動佛像的基座,卻是重如泰山,紋絲不動。伍建章走過去,仔細觀察了一番,用手中的兵器敲了佛像基座,發現袍襟附近的基座,竟然發出空泛的聲音。伍建章說道,“大家閃開下,看我的。” 大家閃在一旁。只見伍建章運力於雙臂之上,大喝一聲,一丈八蛇矛下去,頓時將佛像基座打了個粉碎,一個密道的洞口,就露了出來。 伍建章命人取來火把,往裡面檢視,竟然是長長的地洞,足有一人多高,石板臺階蜿蜒而下,延伸到看不到盡頭。 伍建章舉著火把,就順著臺階追了下去,眾將士也舉著火把,緊緊跟隨。走了足有三五里路,才到達地洞的盡頭,一座石門呈現在眼前,眾人一起用力,推動石門。 石門大開,眼前豁然一亮,竟然是會仙峰後山的一條林中小路,伍建章率人除了地洞,全力追擊,追出了十來里路,也沒見到誇呂可汗等人的蹤影,只能悻悻而回,稟報靠山王楊林。 楊林問伍建章,”這佛門清淨之地,怎麼會留有這樣的密道呢?” 伍建章說道,“王爺,說出來絕對讓你出乎意料。沒抓到誇呂可汗,我返回之後,帶著幾個手下仔細檢視了這個密道,發現他不禁有基座下面一個入口,之前誇呂可汗居住的方丈的禪房,也有一個入口,和密道相連,直通後山的小路。” 楊林疑惑道,“這密道難道是會仙寺方丈用來以防不測的?” 伍建章說道,“此密道不是之前會仙寺方丈的,而是後來挖掘而成,仔細檢視密道就可看出,是才建成不久。” 楊林說道,“是誇呂可汗派人挖掘的?” 伍建章說道,“不錯,我仔細詢問過抓獲的俘虜,恰好有挖過密道計程車卒,他們說是誇呂可汗命自己的親兵衛隊秘密挖掘的,他們還說,自從冊立伏訶為汗王王儲之後,誇呂可汗就一直擔心自己的兒子為了早日繼承汗位,蓄意謀害自己,才挖掘了這個密道,留作自己逃生之用。” 楊林聽後笑道,“怪不得誇呂可汗連殺自己冊立的兩個兒子,伏訶被立為王儲如此擔驚受怕,由此可見,誇呂可汗的疑心之兵,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啦,既然如此,何必再立王儲呢?真是可笑啊!” 楊林出征西涼,大敗吐谷渾,殺得誇呂可汗幾乎全軍覆沒,最後帶著幾百人的殘兵敗將,藉助密道,才得以脫身,重新逃回青海湖伏俟城老巢,像被咬敗的鵪鶉,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