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長孫妙計,欲奪西陘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王楊諒在舉兵之時,不聽諮議參軍王頍之計,失去了上上之策。幷州總管兵曹裴文安,獻上的中策,也被漢王楊諒自作聰明的分兵五路出擊,成了下下之策。如今五路大軍,皆被並肩王楊林所破,都遭到了慘敗,不但損兵折將,還讓並肩王楊林最終集中兵力,殺進了晉中,直指楊諒的腹地而來。
漢王楊諒本來正在幷州休整,還期望值劉建大軍,能夠拿下井陘關,開啟進攻燕趙之地的通道,誰知道楊諒沒等來劉建拿下井陘關的訊息,卻傳來並肩王楊林,大破他的五路大軍,而且殺得劉建大敗,楊林的十萬大軍,已經浩浩蕩蕩,直逼他的老巢晉陽。
漢王楊諒得到這樣的訊息,哪裡還能再沉得住氣,立刻帶著人直奔晉陽。晉陽又稱作太原府,那不但是他的老巢,失去晉陽,就意味著漢王徹底的失敗,再也沒有任何一點機會。
於是漢王楊諒一到晉陽,立刻召集人馬,做最後的拼命一搏。他先是命令喬鍾葵為主將,副將多名,帶領五萬人馬,抵擋一陣,給自己徵調大隊人馬的時間。
喬鍾葵這次被漢王楊諒重新重用,自然心懷感激,決心一定不負漢王厚望,以死相報漢王。於是率領人馬,趕到西陘關拒敵。
西陘關,也就是後來的雁門關,與寧武關、偏關並稱為“外三關”。西陘關坐落於雁門山中,山川縱橫,遠眺群山連綿,紫塞長空,雄偉的長城在山間蜿蜒而行,宛如一條巍峨的巨龍。這裡地勢險要,地控黃河北,素有“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的讚譽。
喬鍾葵知道西陘關的重要性,打算據險而守,憑著自己的五萬大軍,加上地利的優勢,能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以有罪之身,立下奇功一件,挽回昔日大將軍的顏面。
並肩王楊林率領大軍來到此處,聽說喬鍾葵已經帶領五萬人馬,死守西陘關,也不由惋惜,可恨自己來遲一步,沒能及時拿下西陘關,如今自己的大隊人馬,被人扼住前進步伐的咽喉,自己如何能夠突破西陘關,成為了最關鍵的一戰。
大將楊義臣,作為朔州總管,掌管朔州之地。皇上楊廣命令右驍衛大將軍長孫晟,代皇上前來犒勞三軍,正好路過朔州,兩人一起來到並肩王楊林的大營,來見並肩王。
楊林正為西陘關之事傷神,聽聞長孫晟前來犒賞三軍,頓時大驚,說道,“協助本王破敵之人到來啦。”於是親自出營門迎接。
三人分賓主落座,寒暄一陣之後,楊林便就西陘關戰事,向長孫晟問計。
長孫晟思忖片刻,手捻鬍鬚說道,“在下此番前來,一為代表皇上前來,向王爺和眾將士表示慰問,二來嘛,就是在下的不孝子長孫行,尚在漢王楊諒麾下效力,如此,在下便在王爺這裡多逗留些時日,王爺若有不棄,在下自當為王爺盡些綿薄之力。”
楊林說道,“如此真是太好啦,不知先生打算如何助我啊?”
長孫晟說道,“王爺就將奪取西陘關的任務,交給在下來完成吧。正好楊義臣將軍也在,我們二人,帶領三萬人馬,就可拿下西陘關。聽說楊諒已經召集後方大將趙子開,糾集人馬將近二十萬,準備與王爺殊死一戰。所以,西陘關這樣的小事,就由我們兩人來做,王爺只管運籌帷幄,大戰趙子開就是。”
楊林聽了十分高興,拱手向長孫晟說道,“如此,就有勞先生和楊將軍啦。”
長孫晟和楊義臣,辭別了並肩王楊林,帶著三萬人馬。趁著夜色,趕往西陘關,於天亮之時,忽然出現在喬鍾葵的西陘關前。
喬鍾葵偵悉楊義臣人馬少,於是全部上陣來抵抗楊義臣。西陘關前,兩方人馬,列開陣勢,就是一場鏖戰。
喬鍾葵手下三員大將,趙興霸,趙興元,趙興亮,並稱趙氏三虎將,三人左手持盾,右手持鐵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