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並軌,本地農村的學生考中專是條很好的出路。

因為考上了後,讀幾年書不用花什麼錢,畢業了還能得到一個農村人羨慕的工作。這種好事開出的唯一條件就是學習成績要好,要出類拔萃。這多公平啊,家庭出身不管好壞,同學們都去拼就是了。拼不過人家的,也沒啥怨氣,誰叫自己腦子不夠用呢!對於不用功的人來說,那就是自甘墮落,更沒啥好說的了。

你朱老師等人家裡條件也差,但不就是透過個人奮鬥,走這條比較好的路徑,現在大大改善了自己的處境了嗎?

然而成功不可複製。他們這些學生可謂生不逢時,現在到哪找這種機會啊?新千年以後,高校拼命地擴招,升學的門檻一降再降,同時要投入的錢也越來越多。人一多,學歷就不斷貶值,也給畢業以後帶來了就業的壓力。這跟以前能比嗎?

現在的情況,整個兒就叫窮人家的孩子不要再走讀書這條路了。因為他們的父母都是窩窩囊囊的農民、農民工,日子過得賊苦。他們繼續升學就意味著父母得砸鍋賣鐵。想方沒法給他們弄錢。

然而這還沒完。如果一家人苦熬,畢業出來的人有個好的出路也就罷了。但擴招以後,人就多了、濫了啊,社會哪有那麼多好崗位騰出來給這些畢業生呢?結果還是要玩拼爹的遊戲。試問,本來父母就是下三濫的人家怎麼去拼?

瘦同學提的這些疑問可謂一針見血。其他同學時而附和著他,時而長吁短嘆一番。對於這些,朱雨深無言以對。以前,在和大華服飾的店主謝大華交往時。就聽她提起過這事,說是現代教育把她弟弟培育成了一個怪胎。

朱雨深對這早就思索過了,他感到很無奈。同時,他也盡幸自己生正逢時,才有瞭如今這個還算過得去的現狀。

學生們大實話讓人感覺底層的人已陷入兩難的境地。升學吧,要砸巨資,畢業後若干年內可能連借的錢貸款都還不清;不升學吧,又很容易墜落到張聰那樣的境地。情況糟一點的,毫無疑問,很快就會陷入王擔寶那樣絕境。那生活就偏離了正常的軌道了。

來座談的學生們見朱雨深一直沉思著,也不反駁、指教、說漂亮話等。他們就更不依不撓了。一個大大咧咧的女生擂了一下桌子,吼道:“本人覺得,咱們中學你們這些老師挺能騙人的!你們整天叫學生要誠實、要講實話,那你們經常撒謊這事怎麼解釋呢?

還有,老師提倡學生們去做好事,去做見義勇為的事,要幫扶摔倒的老年人。但是請問,你們自己也這樣做嗎?見義勇為受了傷誰買單?幫扶老人被訛錢咋辦?這些後果你們老師能幫著擔當嗎?”

隨後,別的同學又慷慨陳詞。他們都情緒激動,講得滿面通紅。朱雨深坐在角落裡沉默著傾聽學生們的心聲。然而此刻他卻幾乎成了眾矢之的,學生們對老師、對社會、對這個時代的怨氣,幾乎都要發洩到了他身上。在學生們覺得漸入佳境之時,朱雨深及時宣佈散會,他擔當不住了。

時間在不經意間匆匆流逝著。這段時間,初三年級的老師們都很忙,學生們中,準備繼續升學的都在拼搏著。而那些畢業就要走上社會的人,此刻卻啥都不想做。

透過那次座談會,朱雨深瞭解了他們的心聲。對於這些迷茫的學生,他也不知說什麼好。想到他們以後的事,他只能是嘆息,並奉上幾句廉價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