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是一個複雜的工序,需要進行低溫糖化發酵,當糖分達到高峰時兌小曲米酒封缸養醅,拍出清液再進行壓榨,二者勾配灌壇密封,貯存兩三年才成。即便不經過貯存這一個漫長的過程,酒釀出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因此酒還沒出來,半年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夏天和秋天悄然過去,冬天的農閒時間開始到來。

原先還有些里正和鄉紳、商人不服氣趙如熙,想要在徵糧時卡一卡,為難為難她的。可陳康把趙如熙的底細一透露,這些人就乖得跟鵪鶉一樣,第一時間把糧給交上來了。這讓往年得去求人、請人吃飯的蔡耀宗感慨不已。

「趙大人,您這是個什麼東西?」

這日,衙門裡的人看到趙如熙的護衛扛著一些造型奇怪的東西進了院子,把東西都放到空地上,來上衙的人都圍了過來,好奇地問道。

「墾荒農具。」趙如熙道。

「墾荒的?」一聽是墾荒農具,工房的史經承就極感興趣,湊近去仔細端詳,「這農具小人從來沒見過,大人是從哪裡弄來的?」

經過相處,大家都發現趙如熙其實性格開朗大氣,只要不惹著她,她平時是極好說話的,對下屬都很不錯,誰家有難事能幫的她都幫一把,偶爾還會讓管家叫桌酒席來請大家吃飯,衙門裡這些典吏也敢跟她說話了。

尤其是戶房、工房這些與她所管事務聯絡緊密的,對她尤其親近。說起話來也沒以前那麼拘謹了。

「我研製出來,畫了圖紙後叫人打造的。」趙如熙道,「明日就開始修水利、墾荒了,大家手裡總得有個趁手的工具才成。」

「您研製的?」史經承大吃一驚,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大,看看地上的農具再看看趙如熙,怎麼都沒辦法把墾荒的農具跟漂亮的貴族小姐聯絡在一起。

這位貴族小姐挖過地嗎?連地都沒挖過的人造出墾荒農具來,怎麼看都覺得不靠譜。

他們就在衙門的院子說話,史經承說話又大聲,在屋子裡的人都聽見了。

劉宏宇和蔡耀宗等人聽得趙如熙研製出了新農具,也好奇地走出屋子來觀看。

「您製出來後,叫人試過嗎?別沒啥用,您打製的這麼多鐵器可就白費了。」史經承道。

院子裡堆的農具足有一百個。雖說這些鐵器還可以拿回鐵匠鋪融了做別的,但打製這些農具花費的功夫可不少。要是沒用,手工費可就完全浪費了。

趙如熙見劉宏宇出來,笑道:「劉大人出來了,正好,下官正要跟您稟報這件事呢。」

她指了指地上的農具:「我研製的這些農具,已跟皇上稟報了。皇上明日會派工部的官員來看看用它們墾荒的效果。」

劉宏宇:「……」

雖說趙如熙管著農田這一塊,農具又是她自己研製出來的,有權利直接向皇上稟報。但這一言不合就報給皇上,讓皇上的目光始終關注著小小的南陽,他劉宏宇的小心臟受不了啊。

無數的話語在嘴邊轉了幾轉,他才挑了一些委婉的措辭,道:「趙大人能研製農具,於國於民都是大好事。只是我覺得吧,先在南陽用一用,讓老農們都感覺不錯再上報皇上,或許會更穩妥一些。」

「劉大人說的是。往後我會注意的。」趙如熙笑道。

這些農具可是她費了老多的積分去換取的,自然不能白白奉獻出來。她就這麼拿出來,沒準哪天就被人冒領了功勞,說是他發明出來的,那她非得嘔死不可。

所以她將農具打製出來,又讓人在趙府菜園試過沒問題後,便畫了圖拿了實物,寫信描述了一番,讓人送去了京中師父那裡,讓他帶進宮裡給蕭圪看。

至於蕭圪是打算直接公佈農具式樣,讓各地商人賺錢,還是想跟她開一家農具生產作坊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