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會想寫的!”結果這一週來,每晚當我筋疲力竭的滾上床時,我腦海裡馬上就浮現了阿華的笑臉,然後,就想到這篇序還沒寫……

所以,我就只好認命的寫了,誰叫找就是沒辦法拖阿華的稿,每次都乖乖的交稿。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知道的孟華。

如同阿華書裡的女主角,她其的是一位很有主見的“大女人”。說“大”是真的,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阿華《59分的分情人》的後記,裡面有一段和大明星劉德華的對話,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

我和阿華相識於青澀的高中時期。我身高一六四公分,從國小到國中向來都是隊伍裡的排頭,但一上高中後,我就只能排到中間了。因為,以阿華為首的“柱子”群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我也樂得每天以抱柱子為樂。以前素玲也是個兇惡的女強人,不過這段時期裡我向阿華學會了“撒嬌”這件事,三不五時騷擾那些柱子們。阿華在家裡就超會撒嬌,有段時日我因住校而和她朝夕相處,自然就成為她撒嬌的物件。不過這樣的機會很少,平時只要是需要她站出來的時候,絕對是威風凜凜、氣勢非凡,每一次發言都會讓人想為她喝采!

另一個把我和阿華黏在一起的原因,可能就是我們的興趣常常相同吧!例如一起去喝下午茶、一起去看敦煌展;我對阿華醉心的小劇場很有興趣;又很喜歡繪本,知道阿華有在看繪本,就拉到我家強迫她看一堆繪本;從事的教育工作,是憂國憂民的阿華喜歡討論的主題;這幾年從喜歡研究臺灣文史轉到臺語研究,阿華也正好參加了臺語課程。

這些轉變也一一呈現在她的作品裡,戚家系列裡由荻蘭串起的絲路之旅和精彩的前世令生,荻蓮的“休夫”和荻柏的“敦煌之旅”都令我大呼過癮。接下來我也批評《叛愛佳偶》裡的老師太過理想化,《藏心》裡的現實太讓人心痛。還有《愛情賓館》里美麗浪漫的海邊,《解放》裡令我心醉的鳳凰花、那令人感動到想掉眼淚的南湖大山和中央山脈,或是《夏天》裡對臺灣四○年代的深刻描寫……這些我想都是言情小說裡少見的成果吧!不過,日為我對“愛情”較為遲鈍,所以對部分叫好的作品較無感覺,就留待他人補充了!

雖然阿華常說從我這兒得到很多東西,但我覺得阿華才為我開啟了另一扇學習的窗。在她的網站裡,可以見到來自地球各處的好朋友。除了知道有哪些好書可看,我們還從嚴肅的文化、教育問題討論到吃吃喝喝,可以為生病的人表達關懷,也可以認真的為迷惑的人提出可行的方向。每個月一次的讀書會還可以直接和作者對談,讓我對言情小說有更深入的看法。害我每天都想去看看有沒有新留言,比維護我自己的網站還認真。

原本素玲我是個漫畫痴,除了臺灣文化、繪本,就是看漫畫。剛開始的確是因為人情壓力,才在書架上挪出點位置放阿華的書。不過在踉著阿華一路學習後,令年在採買新書架時,我心甘情願的留下一格放言情小說。阿華,你看我進步了不少吧?

對了,有個人一定要提提。當年阿華出第一本書時,某出版社同時推出位作者叫“孟樺”。我們一堆很少看言情小說的高中同學們,就興奮地拿這位作者寫的精彩段落和阿華討論,弄得她啼笑皆非,只能無奈的說:“那個孟樺不是『孟華』!”不過事後我們幾個人想想,如果以第一本來看,那位“孟樺”的作品的確比較精彩。但是女強人阿華有她的氣勢,接下來精彩的作品大出。

高中時,我們曾有一群人一起在嘗試寫小說,只有阿華現在已耕耘出一片天地。這也是阿華找我寫序的目的之一吧,就是提醒我,有空要多寫寫文章……

感謝大家捧場看到這裡,記得要去看後記哦!阿華應該會有更多感想吧!

謝謝素玲

感謝素玲在百忙中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