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斷湧來的混沌一層層地包圍著他,讓他感到窒息。

他十分認真,謹小慎微,又一次檢討了他的設計,調整了某種結構,改變了一些細節,增加了一些細節,並得到了一些新鮮的靈感,將這靈感化為藍圖,讓它與原有的設計相適應。看來他相當滿意。他決定開始他的工作。莫明的悲哀從心底湧起,他問自己:

“我值得這麼做嗎?”

“值得的。你將贏得一個嶄新的世界。”

“也許我不應該這麼做。何必呢。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他希望聽到相反的意見,好讓他改變主意。

“你已經這麼做了。你沒有道理停止你的工作。”

他真的沒有道理停止自己的工作。事實上他一直陶醉於自己的工作,如同酒徒暢飲了幾杯美酒,微醺之中,美好的想象凝聚成激情,心中充滿了幸福感。

那就開始吧。讓自己的雙腿分開,雙腳踏得穩當一些,雙手伸向肩頭,向上託舉著,運了運氣,大聲吼叫了一聲,挺直起腰板。但這一次他沒有成功,那些看起來柔軟的混沌反彈過來,有千鈞之力,壓迫得他只好又縮做一團。他毫不恢心,又用了一些時間積蓄力量,直到他認為可以得手的時候,他擺好了姿勢,又大吼了一聲,迅速地伸展開四肢,站立起來,整個身軀隨之迅速地向四方擴充套件,把這一片混沌一分為二,上面是天,下面是地。頭頂上是青天,腳下是大地。光明,那不可遏制的光明出現了,它鋪展在天地之間。

這一瞬間,如同舉重運動員打破了世界紀錄一樣,盤古獲得了一種巨大而美妙的陶醉感。天與地這杯美酒把他灌醉了。他感覺到他通體透明,輕盈極了。

他笑了。他真的笑了。他為伏羲、女媧和別的生物設計的性力,正與他這激烈的開闢行為相通。這是他特意加贈給這世界的禮物。

不能說後世人們這種說法有什麼問題: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

盤古的身體化為山川大地和地上的萬物,後世人們這樣描述: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民。”

還有“喜為晴怒為陰”,“開目為晝,閉目為夜”的說法。應該說,這些說法基本上是準確的,惟一的錯誤是他們忽略了他們自己。他們說人是盤古身之諸蟲所化,這種說法未免有點輕薄。

說盤古用了萬八千歲開闢天地,這是在歌頌盤古創世的艱辛和偉大。《舊約》說上帝創造世界用了六天時間,第七天休息,意思是按照他們的計算,盤古創造世界大概用了七天的時間。因為上帝是相同的。上帝只有一個。這種計算當然不夠準確。盤古長時間的準備之後是一瞬間創造了世界的(這與宇宙大爆炸理論無關)。當然,說他是用了六天七天八天哪怕是三年兩年甚至一百萬年一萬萬年也可以,因為盤古創世的那一瞬間是不可稱量的。盤古如此地創造了這個世界。這幾乎不能令人置信,但這是事實。

盤古沒有了。他已化身為這個世界。這個世界能不能復又化身為盤古,在未來的某一刻?關於這一點他是怎樣設計的?盤古當時肯定畫出了一張十分複雜的圖,這張圖無始無終,只可惜這張圖是畫在虛空上的,無跡可尋。

遲早有一天,這世界會回覆為盤古。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終究要寂滅,在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