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第三批援助的問題。

中國從戰爭結束以後,一直和德國政府簽訂了友好協議,幫助德國人民渡過戰後最艱難的時刻。

中國是農業大國,從1939年沈瑩就開始建設化肥,薄膜,大規模農具生產,派出水利建設兵團大規模興修農田水利。同時在東北解放以後,在東北生產大型農業機械,得以開墾大量的田地,現在中國的糧食開始變得豐裕。

到1944年下半年,全國糧食大豐收,村裡的糧倉都堆的裝不下,各地都要新修糧倉,中國已經開始轉向糧食出口國。

戰爭結束後的德國,糧食缺乏,社會動盪,加上戰爭賠款,民眾生活無比困苦。

這時中國伸出了援手,中國和德國簽訂了一系列平等合約,其中分為三個最主要的協議:

首先,一項意義非凡的“教育換糧食”協議應運而生。根據此項協議,中國將慷慨地向德國輸送大批寶貴的糧食資源,以解其燃眉之急;而作為回報,德國境內眾多知名高校則會敞開知識的大門,傾囊相授,為來自中國的公派留學生提供海量優質且前沿的教育資源。

當沈瑩及其團隊首次提出這個創新構想時,他們驚訝地發現,那些正在中國從事研究工作的德國科學家們聽聞此訊息後,無不歡欣鼓舞。這些科學家們懷揣著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和殷切期望,迅速行動起來,積極與德國政府的各個部門取得緊密聯絡,並全力以赴地推動該協議的落地實施。

,!

對於當時正處於戰後廢墟中的德國而言,這項協議無疑猶如久旱逢甘霖般珍貴。因為在那個百廢待興的艱難時刻,國內四處皆是殘垣斷壁,經濟復甦尚需時日,但教育資源卻可以相對快速地整合並輸出。所以,面對這樣一個既能緩解國內民生困境又能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的雙贏方案,德國政府自然也是喜出望外,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

二,中德兩國展開了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合作專案——雙方聯合研製大型發動機。此次合作涵蓋了多種型別的發動機,其中不僅有傳統的柴油機,還有先進的蒸汽輪機以及高效的燃氣輪機。這種多領域、全方位的合作充分體現了雙方在技術研發與製造方面的優勢互補。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合作不僅僅侷限於共同研製,還延伸到了聯合制造階段。透過這樣緊密的合作模式,使得雙方能夠更好地整合資源,提高生產效率,並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關於中國採買的德國製造部分,中國採取了一種創新且互利共贏的方式來支付相關的製造費用。中國以大量優質的輕工業等價產品作為交換,滿足了德國市場對這類商品的巨大需求。要知道,此時的德國正處於一個特殊時期,各種物資相對匱乏,尤其是日常生活所需的輕工業產品更是供不應求。因此,來自中國的這些輕工業產品無疑給德國民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

此外,這項合作還為大量德國工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社會的穩定。眾多德國工人得以投身於與大型發動機製造相關的工作崗位之中,憑藉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努力付出,為專案的順利推進貢獻力量。而穩定的就業環境又進一步推動了經濟的良性迴圈發展,增強了整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可以說,中德聯合研製大型發動機的合作專案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無論是在技術突破還是社會效益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個專案第一階段,主要是面向中國新建的大型電站,中國需要大量的高效大型發電機組,同樣德國本身也需要,戰爭讓這個國家同樣缺乏基礎能源設施。

三,中國對德基礎建設投資。中國決定向德國派遣整整十萬人規模的建設工人隊伍。這批建設大軍在中國已經建設了上百個大型專案,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