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假若有人說:“如來來過了,佛光普照,蓬蓽生輝,現在又去了。有些看到是坐像,有些看到是臥像,這個人就是不瞭解我所說如來的深意了。
一般人都將如來,也就是佛,看作是具體的人格化的神,有莊嚴的身相,法力無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佛法中要表述的如來,就是金剛經中說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也就是如如不動,也就是無生,無生故而無滅,本來就有,而且不會有任何變動,這才是對如來的正解。所以佛學其實是哲學,而不是神學。佛經中所要表達的如來,也只是假名,並不是真的有如來這個法。事實上,不光是如來這個法,一切法都是假名的法,都不是真實的存在,這在金剛經中說得很多,金剛經中常說“所謂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就是這個意思。
有個故事最能說明這個道理。 一日,某人去廟中拜佛求幸福,發現一位跟佛一模一樣的人也在求佛,便問他:";你怎麼跟佛長得一個模樣?";
那人道:";我就是佛。";
";你就是佛,那你為什麼還要求你自己呢?";
";求人不如求自己。";佛答道。
世人遇事總會想得到別人幫助,卻恰恰忘了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一種依賴,於是自己便成了累贅。而反過來,一求己,就成了佛。
一切總要過去,求人不如求已。已走的,不會再回來,有些情懷,淡去不可追。淡淡想起人間因緣,時間的神奇之手,印證著佛的話:來去皆是緣。就拿我們的人生來說,總是免不了聚散。 不可否認,生命中總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人來了又去,有些人去而復返,有些人近在咫尺,有些人遠在天涯,有些人擦身而過,有些人一路同行。無論如何,終免不了曲終人散的傷感。曾經的相處,開心或不開心,都已煙消雲散,在分別的時刻都能微笑著揮揮手說聲再見,僅此而已。無數的相遇,無數的別離,傷感不多,或許不捨,但總是很坦然地告訴自己,這便是生活。至於我們遇見了多少人,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在意。
佛說:“為什麼呢?所謂如來者,實在是無所來處,也無所去處,所以才稱為如來。佛有三身:法身是如來,報身是世尊,化身就是佛。法身是自性的本體,它常住寂滅,無在無不在,遍滿一切處,不生也不死,不來也不去,不坐也不臥,沒有來去坐臥之相,所以威儀(舉止動作)寂靜,如如不動。”
修道的人用各種方法修持,念頭、思想安排擺佈只為他。如果我們不瞭解自己心性的本來,就會被水上波紋騙去了,而忘記自己水的本性,畫眉深淺,髻堆螺疊,這些境界把你騙住了,物理世界的一切慾望把你騙住了。受騙太多,才會看得如此之淡。也曾靜靜等待離去的人歸來,也曾婉惜親密無間的朋友竟相對無言,可那畢竟是人生必然的結果,從容接受,才是最好風姿。 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拼命吮吸,因為它以前從這朵花上吮吸過甜蜜。但是,現在在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 蜜蜂知道這一點,因為毒汁苦澀,與以前的味道是天壤之別。於是,蜜蜂憤不過,它吸一口就抬起頭來向整個世界抱怨,為什麼味道變了? 終於有一天,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蜜蜂振動翅膀,飛高了一點。這時,它發現,枯萎的玫瑰花周圍,處處是鮮花。
於是佛會對我們說:來就是去,去就是來,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結束也是另一種開始,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空是自在安詳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