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鳴關被靠山王楊林四面圍困,已是陷入絕境,秦彝叫來家人秦安,打算將妻子和七八歲的兒子,秦瓊秦叔寶,託付給秦安,以保住秦家的血脈。 秦安一聽此言,當即跪倒在地,眼含熱淚的說道,“將軍不可,秦安雖然沒有將軍那樣的神武,但是秦安也可以為了城中百姓 ,誓死和將軍並肩作戰,流盡最後一滴鮮血,咱們生死都在一起,絕不分開。” 秦彝聽後長嘆一聲,說道,“不可啊,秦安,你們與我不同啊,我秦彝身為朝廷命官食君俸祿,自當以死效忠,城中百姓,我自然有責任用生命來保護他們免遭殺戮之苦。唯一讓我牽掛的,就是我的妻小,所以我才臨危託孤與你,請你擔起這重任,希望你能念我們數十年的舊情,替我保住秦家的血脈啊,否則,我縱然一死,也無言去見秦家的列祖列宗啊。” 秦安一聽,明白了將軍的苦心,流著淚說道,“將軍放心,只要我秦安有三寸氣在,決不讓夫人和公子受半點委屈。” 秦彝說道,“如此甚好,秦彝感激不盡,來人,請夫人過來說話。” 秦彝夫人寧氏,帶著兒子太平郎,來到秦彝面前,她知道如今馬鳴關的境況,心裡早有準備,便對秦彝說道,“夫君,妾身知道馬鳴關的困境,無奈妾身一介女流,無法和夫君一起灑血城頭,夫君有何吩咐,儘管直言就是,妾身一定不負諾言。” 秦彝點頭說道,“夫人不愧是我秦彝最知心之人,一切無須多言,只在心意相通。我秦彝感激夫人在我身邊相伴十載,讓你吃了不少苦,說來實在有愧,今日國難臨頭之日,我只希望,夫人不管吃多少苦,都要將咱們的兒子太平郎撫養成人,教育成才,讓我能含笑九泉,去見秦家先人。” 寧氏夫人聽罷,雙手握著秦彝的手,淚如雨下,哽咽著說道,“夫君放心,再苦再難,妾身一定不負夫君所託。” 太平郎見父母親都在落淚哭泣,雖然還不能聽懂其中的大義,卻也哭著跑過來,拉著秦彝的手說道,“父親,孩兒一直都會陪著您,和母親一起陪著父親,永遠都不分離。” 秦彝蹲下身子,拉著太平郎的手說道,“兒啊,你跟著母親,還有秦安叔父,先出馬鳴關,等為父打完仗之後,就去找你們,記住,你是秦瓊秦叔寶,是秦家的後人,聽母親的話,好好讀書習武,不可荒廢時日,我在你們身邊,我就是你的父親,我不在時,你的秦安叔父,你要象父親一樣看待,記住了嗎?” 太平郎滿臉是淚,重重的點了下頭。 第二天一早,靠山王楊林帶著大隊人馬,來到馬鳴關前討戰,此時鎮守馬鳴關的南陳將士,只有一萬人馬了。 秦彝命令手下大部分將士,小心把守各個關口,然後自己頂盔貫甲,罩袍束帶,上馬提槍,僅帶著兩千人馬,殺出馬鳴關,來到楊林陣前。 楊林一見秦彝出陣,也催馬來到近前,抱拳拱手說道,“秦彝將軍,眼下形勢,你也該明白了吧?不是將軍作戰不利,實在是你們的皇上荒淫昏聵,不會用人,無能奸佞之人高居廟堂,忠君愛國的有才之士,鯤鵬之翼難展,本王還是再次奉勸將軍,還是順應天意,歸順大隋吧?” 秦彝卻冷冷笑道,“楊林,你且住口,不得褻瀆我朝皇上。有一兩個奸佞諂媚之臣,卑躬屈膝,賣主求榮,這很正常,絕不是我秦彝也去效仿的理由。我秦家父子兩代,世受南陳皇恩,怎會背信棄義,賣主求榮?你放心,只要我秦彝活著一天,就不讓你隋朝的軍隊,踏入馬鳴關一步。” 楊林見秦彝如此固執,不由搖頭嘆息,說道,“秦彝,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改變關破人亡的現實,你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一家老小著想吧?還有馬鳴關的幾萬百姓,他們可不願因你一人,遭受生靈塗炭,戰禍殺戮之苦,你難道就看著幾萬百姓,陪著你和馬鳴關玉石俱焚嗎?” 秦彝說道,“楊林,想讓我秦彝投降,倒也不難,答應我兩個條件,我就可以甘心投降於你。” 楊林忽然感覺峰迴路轉,立刻說道,“哪兩個條件?儘管說來。” 秦彝微微笑道,“第一,除非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