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序:如月清歌一曲詞
在瑰麗華美的唐代詩壇的天空暗淡下來之後,映入我們眼簾的則是如皎皎明月一般柔曼婉約的宋詞。當然,宋詞中不盡是婉媚之作,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很多的時候,縷金錯彩、珠圓玉潤、婉轉曼妙是宋詞的突出特色。宋詞雖然多數依然出於男人的手中,但我覺得,宋詞很大程度上集中了女性的情感和思維,有著一種或典雅富麗或清俊深婉的女性美。
所以,江湖夜雨也一直覺得有關評論宋詞的文章,大概只有心竅玲瓏、情思細膩的女子才能寫得好。果然,在高手雲集的天涯論壇,以“上海李蓉蓉”為ID所寫的“宋人與宋詞的故事”不免讓人眼前一亮,越讀越覺得滋味深長。
女子評宋詞,很容易流入軟媚煽情一路,用些華麗朦朧的詩化語言,雲山霧罩般地發一些感慨。這樣的文字,初看覺得字字珠玉,但細細玩味,卻有空洞虛浮之感,正所謂“七寶樓臺,眩人眼目,碎拆下來,不成片段”。然而,李蓉蓉的文章卻迥然有別。她雖然也是女性作者,但她文字清爽大氣,條理清晰,剔膚見骨。她不單評詞,而且談歷史掌故,說詩人的坎坷沉浮,文字中透著雄渾大氣,有縱橫捭闔之勢。這些都顯露出作者深厚的史學功底和文學修養,令人很是佩服。
曾有許多在我們頭腦中還只是個簡單名字元號的宋代詞人,像蘇轍、呂本中、胡銓、鄧剡等,有的根本不熟悉,或者不知道也是詞人,而在李蓉蓉的筆下,都紛紛鮮活立體起來。而對於相當知名的大詞人,如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李蓉蓉也是不惜筆墨,大力渲寫,並且點評精到,恰在關節要害之處,有一針見血,入木三分之感;考證詳細,有理有據,如層層剝筍,拔得雲開霧散。使人心悅誠服,茅塞頓開。
我和本書作者並不認識,在網上也交流不多。然而,我一直都相信,凡是喜歡古詩詞的人,都有一顆澄懷滌慮,清如玉壺冰般的心。在如今這個浮躁的年代,能體味到詩詞妙處的人,應該都是我的知己和朋友。正所謂:“素月分輝,銀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這也是欣賞詩詞時感受吧!
相濡以沬,不如相忘於江湖,人海茫茫,有傾蓋如故,有白頭如新。難得蓉蓉青眼有加,囑我作序,實在不勝榮幸,故腆顏不讓,竟忘愧畏。
林間松韻,石上泉聲,靜裡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閒中觀去,見乾坤最上文章。於奔忙勞碌、讓人躁動不安的時代,能在休憩之時,沏一杯香茗,讀《明月幾時有》,正如同在一個明月如霜的清夜,去聽那從遙遠的宋代傳來的琴簫聲和詞曲聲,那聲音餘音嫋嫋,悠悠不盡……
江湖夜雨 2008…5…13
。 想看書來
李煜:一江春水向東流(1)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
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七夕,李煜迎來了四十二歲生日,這是他入宋之後的第三個生日。
傍晚,暮靄沉沉地瀰漫,蠟燭一支接一支地點燃,笙簫與絲竹之音緩緩響起。原南唐的嬪妃、宮娥大都從新主人那裡請假,不約而同地來到李煜的庭院,吹笛撫琴,為他祝酒助壽。李煜強作笑顏,散發垂眉,填了一首《虞美人》,交給大家歌舞助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唱著唱著,有人開始泣不成聲,有人嚎啕大哭。李煜與小周後執手相看淚眼,十指緊扣,無語凝噎。
深夜時分,皇宮的太監突然不邀而至,說皇帝趙光義賜了“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