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水井邊上,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小沙彌向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僧人提問。
年輕僧人容貌斯文秀氣,但穿著只是普通的灰布僧衣,頭上也沒有戒疤,可見他是一個沒有受戒的僧人,應該只是寺院裡的一個雜役。
但年紀幼小的小沙彌,顯然對他很崇拜。
名喚“了悸”的年輕僧人不疾不徐回道:“‘蘭若’是‘阿蘭若’的簡稱,原意是森林,佛經將其引申為寂淨無苦惱煩亂之處。其實從咱們寺院取名為蘭若寺,便知咱們寺院最初是一間野寺。因為一千年前大涼王朝曾頒佈法令,‘官賜額者為寺,私造者為招提、蘭若’。由此可知,咱們蘭若寺最初是私造的,當時的開山祖師就順便用了蘭若這個比較大眾化的名字。不過兩百年前,咱們蘭若寺已經得了官府認可,正式賜額,官府亦沿用了蘭若寺的寺名。所以天底下雖然叫蘭若寺的寺廟還有不少,但咱們江州蘭若寺是唯一一家得官方認可的,寺院內正式的僧人會有僧籍和度牒。”
小沙彌拍著小手道:“了悸師兄好棒,我去問了塵師兄他都回答不出來,他可是正式的僧人呢。”
年輕僧人微笑道:“其實這段典故都記載在藏經閣裡,只是了塵恰好沒讀到這段記載而已。”
小沙彌道:“可是為什麼了悸師兄不是正式的僧人呢。”
年輕僧人含笑道:“為什麼要當正式僧人,現在這樣,我覺得挺好的。”
院子門開啟,帶起塵土,跑進來一個僧人。
“了塵師兄。”小沙彌看到僧人,立時喊道。
了塵相比年輕僧人相貌要粗曠不少,看起來比年輕僧人大幾歲,他道:“了悸,主持找你。”
了悸合十一禮道:“了塵師兄,主持找我做什麼。”
了塵回了一禮,道:“阿彌佗佛,今天寶光寺的智善禪師和智淵禪師帶著一群僧人來寺內同主持和長老他們辯論佛法,已經過去兩個時辰了,還沒結束,主持就讓我來找你。”
小沙彌道:“主持是要讓了悸師兄前去解圍麼,是了,了悸師兄精通佛法,辯才無礙,定能幫到主持他們的!”
了塵搖頭道:“主持說了悸煮茶的手藝很好,他們辯論佛法久了,有些口乾舌燥,讓他趕快燒些茶水招待智善禪師他們。”
了悸也不失望,微笑道:“正好打了一桶井水,剛好能用上。”
……
大雄寶殿裡,四個僧人相對而坐。
分別是蘭若寺的主持一心和長老一意,他們對面正坐著寶光寺的智善和智淵。
長老一意正擦著額頭的汗水,顯然是被智善提出的問題難住了。
一心主持閉目,彷彿要睡著了一般。
大殿裡其他僧人都看得焦急得很。
“主持、長老、智善大師、智淵大師你們想必都口渴了,請喝茶水解解渴。”一聲清亮的聲音傳遍大殿,僧人們都聽到了。
只見一個年輕僧人端著茶水,從殿外走進來。
寺內的僧人紛紛給他讓路,見他出現,許多人都暗自鬆了口氣。
而跟著智善前來的寶光寺僧人們,見他只是雜役打扮,並不把這個年輕僧人放在心上。
一心主持,忽地睜開眼,說道:“茶來了。”
他最先從年輕僧人手上接過茶,好似渴極了,慌忙地把茶水倒進嘴裡。
下面有僧人們議論道:“一心主持看起來很口渴,他說了很多話麼。”
“好像從一開始,就只是一意長老在和他們辯難。”
“對哦,我也記得是這樣。”
“嗯,主持一定是在等一意長老支援不住時再出手。”
“不對啊,一意長老好像有一刻鐘沒說話了,剛才智善大師問的問題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