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和歐洲人幾乎在同一時間段裡選擇了透過航海和更廣闊的世界發生聯絡,這種巧合真讓後來的人回味無窮。但是仔細比較,卻發現東西方的這兩種航海活動有著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更多的是由思維來決定的。很多年以後,當我們回首這一幕時不得不承認,中國和世界的差距實際上從雙方航海出發時就拉開了。此後的日子裡,這種差距越來越大,直到400多年後,英國的兵艦駛向中國的海面,中國人才意識到這種差距,但為時已晚。英國的堅船利炮毫不留情的劃開了中國封閉的大門。

明成祖朱棣的想法其實並不複雜。永樂初年,明朝內外局勢並不穩定,朱棣以武力奪得帝位,建文帝的遺臣有的公開反抗,有的消極抵制。建文帝也不知所終,許多人都說他避難海外。同時東南沿海仍活躍著殘存的反明勢力,南洋各國對明朝也只是表面上順從,興於西北地區的帖木兒帝國更是虎視中原。朱棣非常希望能改變這種僵持的局面,以便他在位之時能看到天下太平的局面。在他的督促下,明朝有關部門大力修造船艦,為大規模出海做準備。

但朱棣造船出海和亨利率兵出海的目的顯然不同。亨利出海的目的很簡單,幾乎完全為了經濟利益,這從他日後橫渡大西洋的行動中可以看出來;而朱棣此時的目的似乎太過“寫意”:他非常仰慕唐朝征服四夷的盛況,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打通與四夷的關係,並看到萬國臣服的盛況再現。

如果單純就當時的航海實力上看,中國當時的航海技術並不低,葡萄牙的航海規模也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亨利和鄭和航海活動的差異。

1419年左右,亨利派出了他的第一支僅有一艘橫帆船的探險隊,向南尋找幾內亞。因船被風吹向了西方,馬德拉群島被發現了,亨利隨後宣佈該群島屬葡萄牙所有,並於1420年派出了殖民船隊。

隨後幾年,亨利王子又數次派出探險隊從兩個方向進行探索。一個方向是沿非洲海岸南下,一個方向是離開海岸向西南深處航行以發現更多的島嶼。1427年,向西南探險的艦隊發現了亞速爾群島,亨利隨後於1432年派出16條船、數百人、一名牧師,帶著幾十頭牲畜殖民亞速爾群島。

1441年,亨利派出的一支探險隊帶回來十個穆斯林俘虜。這是歐洲人第一次捲入奴隸貿易,亨利從此嚐到甜頭,於是在1444年組織了以掠奪奴隸為目的的航行,一次帶回來235名奴隸,並將這些奴隸在郊外出售,這便是罪惡的歐洲400年奴隸貿易的開始。此後,亨利組織的航行基本上就是以探險為旗幟,殖民與奴隸貿易並重了。此時,葡萄牙王室頒佈特許狀給私人探險者,允許他們獲得他們所發現的一切。實際上就是國家允許和支援臣民公開搶劫。

中國的航海活動以國家為主,西方的航海活動以個人為主;中國的航海以炫耀和貿易為主,西方的航海以搶劫和殖民為主。

中西方觀念的差異在這種“貿易方式和結構”中得到了淋漓的體現。對於東方世界的中國而言,所謂下西洋的“貿易”,是國家組織而成行的。而對於葡萄牙而言,允許私人探險,個人只要付出很小的資金,只要敢冒險就可發大財;對王室而言,不用付代價就可得到收益。。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五章:中國和世界的時差(3)

在這種觀念和制度的驅使下,葡萄牙國內掀起一股私人探險的熱潮,每年都會有幾十艘船開往非洲海岸。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下明朝鄭和幾次下西洋的情形:

公元1405年,鄭和的艦隊從蘇州劉家港出發,這支船隊共有大船六十二艘,再加上一些中小船隻共二百零八艘,隨行的人員有官員使節、軍事部卒、水手船工及各色技工,以及醫生、伙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