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長公主在十年前就捨得把才八歲的寧搖碧打發回侯府來,為他一輩子作考慮,卓昭節心下微微狐疑‐‐如此看來,長公主雖然偏心又蠻橫,但替喜歡的孫兒打算起來卻是井井有條,按說既然是這樣的長輩,很沒有理由像昨日那樣按著大房呀?

她心裡有個模糊的猜想,世人都說長公主偏心幼子幼孫,卻沒說偏心的緣故,坊間都當成了長公主偏巧就這麼做了,如今來看也未必沒有內情。

畢竟……

第十四章 珊瑚簪

長公主既然想到了寧搖碧長年養在長公主府,容易造成將來忽然回到雍城侯府、毫無根基,為下僕架空或牽制,又怎麼會想不到,雍城侯這一脈子嗣單薄,若是考慮長久,須得為他們尋找臂助‐‐本來祈國公與雍城侯乃是一母同胞,再親切不過的親兄弟了,這是現成可以彼此相依扶持的人,長公主即使私心裡更喜歡雍城侯,然而場面上做好了,祈國公即使心存嫉妒,也不至於和雍城侯到如今這勢同水火的地步。

長安所傳的寧家大房、二房不和,都說是因為長公主重此薄彼所致,但真的因為這個,就讓真心為二房長遠考慮的長公主斷掉大房這個強援嗎?

想想當年自己的外祖母班氏不過一介告老翰林的老妻,都能想到為了兒孫和睦,對寄居遊家又才學出眾的外孫任慎之不冷不熱以對,以讓孫兒們同情表兄弟,反而關係更好。

班氏能想到的,宮闈出身經歷過更多風風雨雨的長公主哪裡會想不到、做不到?

卓昭節問了一句之後就這麼若有所思,寧搖碧早就覺得了,便低頭在她額上一吻,笑著道:&ldo;怎麼了?&rdo;

&ldo;嚇我一跳呢,我以為今兒又誤了請安的辰光,當真這樣的話,往後我也不要出門了。&rdo;卓昭節心忖自己雖然已經與寧搖碧是夫妻了,但紀陽長公主身份尊貴,又是祖母,她的事情還是不要隨意打聽的好,反正日後天長地久的也不怕沒有知道的時候,不必這樣急在一時……想到天長地久四個字,她面上不禁微微一紅。

這一幕叫寧搖碧看到,自以為心領神會,含笑道:&ldo;昨兒個咱們都累了,確實今日應該補上!&rdo;

未等卓昭節明白過來他所謂的應該補上是什麼,寧搖碧已經一個翻身,將她壓住……

一直到近晌午,兩人才叫進使女伺候,這一回因為沒有要急著去見長輩的壓力,兩人倒是脈脈含情,把個更衣梳洗弄得旖旎無限,一直到裝束停當,入席用飯了,都還有些心猿意馬。

用過了飯,卓昭節見寧搖碧又端了碗扶芳飲湊到自己身邊來,嗔怪的看了他一眼,忽然想到一事,忙問冒姑:&ldo;昨兒個父親給的錦匣,我交給姑姑的,在哪裡?&rdo;

那是雍城侯給的見面禮,因為本來就遲到了,雍城侯又是含怒而去,根本沒有對兒媳說什麼客套話,當時急著給申驪歌上完香後再到紀陽長公主府去拜見長公主並祈國公府一干人,自是無暇多看,就直接給了冒姑收好,這會想起來,自要看看雍城侯這公公給的到底是什麼。

寧搖碧聽了也來了興趣,催促著冒姑拿過來,道:&ldo;看那匣子的大小大約是鐲子罷?父親眼界一向高,他備的東西料想不錯。&rdo;

卓昭節笑而不語,心想雍城侯打從兩年前起就對自己看不順眼,可未必肯像紀陽長公主那麼給自己體面……

冒姑拿了匣子來,寧搖碧擁著卓昭節開啟,卻見匣中赫然是一支珊瑚簪。

這簪子樣式極簡單,但做工精緻,色澤如血,簪身上,還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