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ldo;後來呢?後來兩個人可見過?&rdo;
&ldo;外祖父壽辰,我聽人說寧搖碧糾纏過七娘幾句,還特意告誡過七娘。&rdo;卓昭粹想了想道,&ldo;當時七娘說只是被他攔住了問起走散的下人,我告訴七娘不要多理這個人,七娘也答應了的。&rdo;
卓昭質沉吟著道:&ldo;這事情回頭再說,總之咱們須得一口咬定寧搖碧是來尋你要蜜餞的,旁的一概不認……七娘和寧搖碧以前認識的事情也不要提了,就說根本沒有這樣的事情!免得生出是非謠言來!&rdo;
&ldo;是!&rdo;卓昭粹忙道。
第二章 卓家
長安一百單八坊,敏平侯府所在的靖善坊位於朱雀長街之畔,就位置差不多算得城南,站在靖善坊的坊門外北眺就是號稱大內的太極宮巍峨的牌樓,只不過從文宗皇帝起,這太極宮就只在大典時才會動用,更多的時候,聖駕都在所謂的東內‐‐大明宮。
由於靖善坊距離大明宮較為遙遠,敏平侯多半住在大明宮附近的永興坊的別院裡,只有休沐才會回靖善坊的祖宅。
卓昭節回來的這日,恰好趕上了敏平侯在府裡。
表字清素的敏平侯卓儉是個其貌不揚的老者,雖然年過花甲,因為保養得宜,華發未生,面容清癯,神色威嚴之中略帶陰鷙,眼神十分銳利,他穿著家常衣袍接受了十四年不曾見過的嫡孫女的大禮,這中間,雖然正堂上人頭濟濟,但卻靜得只聞卓昭節行禮時的環佩相擊聲,就連一個還抱在辱母手裡、望之不過三四歲的小女孩子都乖巧得一聲不吭。
卓昭節大禮畢,敏平侯方撩起眼皮,淡淡的道了一句:&ldo;一路勞累,起了吧。&rdo;不過極平淡的一句話,但整個堂上的人都暗中鬆了口氣‐‐敏平侯在家中的積威可見一斑。
&ldo;謝祖父。&rdo;卓昭節垂著眼簾,道,旁邊方才一同受禮的沈氏倒是顯得很和藹:&ldo;小七娘不必拘束,如今這兒都是你正經的親人,挨個見過就是。&rdo;
這沈氏據說當年差點就嫁給敏平侯做嫡妻的,後來敏平侯娶了先帝元後的侄女、即卓昭節的親生祖母梁氏,她痴心不改苦苦守侯,到底等到了梁氏為了孃家被卷進齊王謀反事憂憤而死,敏平侯娶了她進門做繼室‐‐按說她的年紀應該和敏平侯差不多,但看起來卻比敏平侯年輕了近十歲,看著還是徐娘半老的模樣,風韻猶存,但料想和梁氏肯定沒法比,卓昭節自認沈氏年輕個五六十歲,論美貌比自己也差得遠。
到底先入為主,沈氏這番話說的雖然和氣,但受班氏影響,卓昭節如今對祖父和繼祖母都帶著防備之心,怎麼聽她這番話怎麼不對勁‐‐什麼叫做正經的親人?難為遊家撫養自己十四年,又是嫡親外家,還是不正經的親人嗎?這繼祖母果然就是繼室!
卓昭節暗暗記下了這筆,面上卻不動聲色的挨個拜見了諸位長輩‐‐大伯父卓芳純論起來應該只比遊霰長幾歲,但看起來卻彷彿年過五旬,面目顯得頗為蒼老,眼無神采,論精神勁兒還比不上敏平侯,但對卓昭節卻十分和藹,那和藹裡帶著極真摯的親近與憐愛‐‐也許是因為卓昭節生得太像梁氏的關係?
大伯母周氏據說是大理寺卿周太易的女兒,這周太易是周太妃之遠親,與秦王府沾著關係,所以周氏所出的昭字輩大娘子卓昭艷所嫁的正是秦王世子的大舅子、當今禮部尚書姚胤三子姚方,據說還是秦王親自做的媒,姚方進士出身,現今外放,卓昭艷隨夫在任,自不在此處。
因此周氏身邊站得最近的就是兩個庶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