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或金或玉的小擺件,只是原本這樣珠光寶氣的地方怎麼也該有些堂皇,偏這屋子給人的感覺卻和外頭被糙木遮蔽的庭院一樣有種難以拂的陰暗感。

相比之後,倒是半開的後窗裡露出屋後一叢芭蕉,顏色極新極綠,倒被襯托出格外的明媚來。

卓昭節正盯著那芭蕉看,外頭廊上有腳步聲傳來,她還以為是四房的人來了,不想卻是沈丹古,大概為了待客的緣故,他換了一身紺青深衣,腰束絳帶,佩玉懸絛,趿著木屐,深衣廣袖飄飄,只是他匆忙折回來,頭髮尚未擦乾,只拿一根青色緞帶鬆鬆束住‐‐那發因此顯得越發的漆黑,襯著他面若美玉,在陰暗感揮之不去的內室,尤其醒目。

見他進來,卓昭節忙起身招呼:&ldo;今日虧得沈郎君了。&rdo;

&ldo;我受卓家上下厚賜,無以回報,今日之事,不過是舉手之勞。&rdo;沈丹古請她坐下,自己在主位坐定,平靜的道,&ldo;何況小七娘本來就已經在施救,縱然沒有我看見,料想小十郎也無妨。&rdo;

卓昭節因為他是沈家人,又是沈氏接到卓家來的,打從一開始聽說他,就有了防備和疏離之心,但幾次接觸下來,倒也沒留下什麼壞印象,此刻看沈丹古神色平靜,言語真摯,絲毫不以自己救下卓知安居功,更沒有抓住這個機會指責自己救助異母弟弟不力,倒對他有些改觀,道:&ldo;哪裡的話?我才回來,還沒到過園子裡,不清楚什麼地方方便上岸,倒叫十弟他在水裡多待了許久,若非你遇見,十弟還要繼續吃苦頭。&rdo;

&ldo;如今事情已經過去,小七娘不必擔心了。&rdo;沈丹古道。

這麼客氣過了,卓昭節一時間想不出話來和他說下去,沈丹古也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一樣,堂上安靜了片刻,沈丹古忽然想了起來,對旁邊的惟奴道:&ldo;劍帶回來了嗎?&rdo;

惟奴一怔,道:&ldo;郎君把劍落在桃花林裡了?&rdo;

&ldo;不是,在方才小十郎落水的拱橋上。&rdo;沈丹古彷彿對那柄劍十分的看重,聽惟奴的回答知道他們沒有順路帶回,險些直接站了起來,作勢時才想起來卓昭節還在,便道,&ldo;你快點去取回來!&rdo;

惟奴也不敢怠慢,道:&ldo;是!&rdo;

卓昭節忙安慰道:&ldo;沈郎君不必擔心,畢竟是府中的園子,不會有外人經過,料想即使被人取了去,也不至於胡亂丟棄。&rdo;又賠罪道,&ldo;卻是我們的不是,方才也是看著你把劍放在欄杆邊的,過來時居然忘記了。&rdo;

阿杏道:&ldo;娘子方才記掛著小十郎,是咱們做婢子的不用心,卻忘記提醒娘子與沈郎君了。&rdo;

她這麼一說,眾使女都賠起罪來。

沈丹古苦笑了下,道:&ldo;是我自己遺忘,怎麼能怪諸位?而且小七娘說的是,東西只是落在園子裡,不會有事的,是我太心急了。&rdo;

按說這時候他應該解釋幾句為何這麼著急一柄劍,但沈丹古卻沒有這個意思,話到這兒就停了。

卓昭節微覺尷尬,但她和沈丹古本來就不熟悉,此刻還真沒什麼話題可談,想了片刻才找到一件事,道:&ldo;我聽說鏡鴻樓的復道上種蔦蘿‐‐彩瀑飛虹,如今的杏海飛瀑,正是沈郎君的建議,說起來還沒謝過沈郎君。&rdo;

沈丹古淡笑著道:&ldo;小七娘太客氣了,當初也是小五娘提起復道雖然便於鏡鴻兩樓之間的來往,但因為小七娘當時還沒回長安來,復道用途不多,卻擋在下頭杏林之上,有所不便,我剛好想到蜀道上的棧橋,聽說有些棧橋越澗渡淵,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