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女子的表率(第2/3頁)
章節報錯
古人稱秀才為「朋友」,稱童生為「小友」。一旦進了學,哪怕是十幾歲的少年郎,相互間也一律稱「老友」;若不曾進學,就是八十歲的老翁,也仍是「小友」。
而秀才、舉人不管你歲數多大,到了進士跟前,都是「末學後進」的晚輩。
趙如熙除了是進士,比何家父子的學歷都高;她更已「功成名就」,被朝廷派了官。因此儘管她是女流之輩,還是十五、六歲的小女娃,是何玉琪的同窗,何老爺一家就會以這樣的這種方式來接待她,這是對功名和權利的尊重。
看到父親對趙如熙執禮甚恭,一向眼高於頂的大哥誠惶誠恐,何玉琪眼眸亮得驚人。
她很要強,一直不忿於父親對哥哥的看重,而輕視於她,覺得女子就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家裡,相夫教子,恪守婦道。
她雖然跟父親抗爭,去了北寧女子書院念書,又在母親的支援下進了報坊做事,但內心還是茫然而矛盾的。因為她不知道女子在這世道有什麼出路。她即便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讓父兄允了她去社坊做事,但不可能跟整個社會抗爭,最後的結局就是成親生子,過上跟母親、姐姐一樣相夫教子的日子。
即便趙如熙考上了舉人,近來又考上了進士,她仍是迷茫的,覺得趙如熙就是一個特例。畢竟除了趙如熙,別人都不是寵徒狂魔枯木先生的徒弟,開明的綏平伯府的小姐,也不具有趙如熙那樣震驚世人的繪畫、書法、讀書天賦。
趙如熙的路,是不可複製的。她們所有的女子,依然走在母輩所走的道路上,看不到希望。
可此時看到父兄對趙如熙的恭敬與巴結,她終於清楚地認識到,女人想要獲得世人的尊重,只要能幹到一定程度、取得一定成就即可。
回過頭來看看,男人不也是如此嗎?
無能的男人,就算有社會賦予他的身份地位,人家說起他的時候,也只是敷衍,並不會發自內心的尊重。
所以無論男女,只要能幹,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就,人家就尊重他(她)。她與其在這裡糾結男女的不平等,不如像趙如熙一樣,努力提升自己,取得成功。那麼以後不管成不成親,別人對她的態度,終是不一樣的。
比如蕭夫子,比如崔夫人,比如那些進了紡織廠做女工的女子。別人負她,她就有離開那個家、獨自美麗的底氣與勇氣。
自強,自尊,自愛,這才是女子真正的出路。趙如熙趙知微,給她們做出了一個表率。
越想,何玉琪的眼眸就越亮。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