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農具的影響(第1/2頁)
章節報錯
想起酒,康時霖就想起趙如熙當初在南陽時釀的酒,問道:「你那酒釀成了嗎?你還說要送給我老人家喝呢,一直沒見著你的酒。」
趙如熙當初把她那酒的功效吹得很厲害,承諾釀好就送給康時霖和甘綸他們幾個嘗嘗。現在都半年過去了,也沒見著酒的影子。
「那酒工序複雜,前段時間京城亂,我也忙,就沒問他們。一會兒我就派人去南陽看看。」趙如熙道。
送走康時霖,趙如熙就派人去了南陽。酒倒是釀出來了,可窖藏的時間尚短,趙如熙也沒讓人把酒送來。
之後她的日子就過得很是平靜。
除了每日照看蕭令衍,她有時間就練字畫畫賺積分。
她不光需要攢夠能買三枚的康復丸,以備不時之需,還要花大量積分買現代的科學技術。
好在現在政局已安定下來了,她除了讓系統關注一下蕭圪、蕭令衍身邊的情況,不讓人暗中謀害他們,其他的基本上不再需要花積分。她每日的積分都能攢著。
而她的字與畫也日日精進,每寫一幅字、一幅畫,積分都比原先要高一些,這讓她積攢積分更加容易了。
趙如熙成親那會兒,其實就已到了春耕的時候。
冬日開荒的時候,朝廷就已把趙如熙兩樣農具的圖紙尺寸發到每一個省,再由省府衙門發到州縣,這些衙門也只是按著朝廷的規定打製了兩百多個農具,發給服徭役的農民開荒用,用完之後就收回官府。
因此試用過新農具的人並不多,就只是服徭役的那些人。這些人回家之後,再拿著舊農具耕田種地,就怎麼都不順手。
只是服徭役的人家大部分都窮,鐵器在古代又昂貴,想要打製一把農具不是個小數目,很多人家就只能用舊農具,新農具就只存在他們吹牛的口頭上。
新農具的口碑雖然因為他們而傳了出去,但沒有使用過,誰也不願意花錢去打製。
但世上從來不缺乏頭腦靈活的人。
有些縣令頭腦靈活、膽子大一些的,就讓家裡人私下裡把圖紙拿去跟鐵匠合夥,打製新農具出來賣,賺上一筆錢。
州縣長官不願意賺這個錢的,還有衙門裡的胥吏、衙役,甚至有些服徭役的農民,回家後立刻跑去跟鐵匠透露新農具做法,哪怕鐵匠不給他錢,給他兩把新農具那也是賺的。
鄉下娛樂少,那些買了新農具的人自然要顯擺一番,其他人用過之後發現實在太省力了。他們沒錢買牛,咬咬牙湊錢借錢買一兩把農具還是不成問題的。
於是在春耕的這段時間裡,新農具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醞釀著口碑,逐漸在田間地頭替代了原來的舊農具。
因為連續兩場政變,又要清理世家,排除異已,蕭圪前段時間十分繁忙,除了最要緊的大事,其他的小事他都沒時間和精力去關注。
這會兒所有的事情都塵埃落定,連岑家的勢力都被他清理了,他安下心來,這才有空關注政事。
他把戶部尚書召來,問道:「現在各地的春耕情況如何?」
「回皇上,春耕情況非常好。」齊虛谷回道,「除了今年風調雨順外,還得益於齊王妃娘娘改良的那兩樣農具。這兩樣農具耕田的效果十分顯著,大大緩解了耕牛不足的問題。」
「哦?」蕭圪一聽就十分高興,這才想起政變之前戶部上過一個摺子,說趙如熙發明的這兩樣農具對墾荒起到了極大的效果。
他轉頭向段琛道:「把戶部呈上來的開荒統計的摺子找出來。」
原先蕭圪身邊的承旨或多或少地跟幾個派系有關聯,被蕭圪遣出了皇宮,調到下面做官去了。
而新一屆的榜眼段琛、探花丁連進的關係都十分乾淨,又在翰林院鍛鍊了半年,業務也熟悉,能獨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