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抽出一份簿子來,呈給郝風樓,道:“大人請看,九條街巷,有商鋪七十四間,其中總計分為了三等,一等的商鋪有九間,二等五十一間,三等十四間。”
郝風樓目瞪口呆:“這一等、二等、三等是什麼名堂?”
周芳耐心的講解:“學生從前在應天府公幹的時候,也是要先摸清底細的,現如今咱們百戶所和應天府一樣,要養活這麼多人口,靠朝廷的俸祿怎麼夠?既然不夠,就得讓商戶們擔待一些,這是常理,應天府還有五城兵馬司也都是如此,錦衣衛其他各所,現在也都在辦這件事,先把這商戶摸出個大致的底細來,一等的商戶是無權無勢的,這等人咱們是吃定了它,平時自然要往死裡去索要。至於二等嘛,倒是有那麼點兒關係,可是關係不夠硬,咱們多少讓他們給一些,儘量不要和他們反目。至於這第三等,就是真正關係比較硬的,這等人誰的臉色都不會看,你若是敢去討要,他能一腳踹飛了你,因此這種人還是少招惹為妙。”
郝風樓不由目瞪口呆,錦衣衛才剛重建呢,各種亂七八糟的潛規則也就來了。
不過郝風樓其實也能夠理解,大明朝的薪俸慘不忍睹,別看錦衣衛出去拉風,那點兒俸祿勉強也只夠吃飯罷了,誰不希望自己日子好過一些,做上司的,一方面要體恤下頭的人的難處,另一方面自己也可以刮一層油水,何樂而不為呢?
周芳這種老吏對京師裡的行情一清二楚,雖然是調來了錦衣衛,可是依舊還是會來事,不需要郝風樓吩咐,就已經把轄內的情況摸透了。
郝風樓不恥下問地道:“周先生是如何摸清的?”
周芳笑吟吟地道:“這個容易,一方面要看,讓巡街的弟兄們眼睛放亮一些,仔細觀察,比如這家客棧,會不會有五城兵馬司或是應天府的人來找麻煩,若是應天府的人進出得多,那麼就說明,這客棧肯定沒有背景。可要是進出的人少,甚至三天兩頭不見任何公人在外頭轉悠,那麼這家鋪面必定是某家大人的產業了。其次嘛,就是聽,讓人四處打聽,將許多打聽的訊息匯總起來,再逐一分析,心裡大致也就有了底。”
郝風樓道:“那這二等的鋪面,他們多少有一些關係,只是關係不夠硬,若是去拿錢,他們不肯拿呢?”
周芳笑了:“其實這裡是天子腳下,天子腳下和其他地方不同,無論你是哪個衙門,講究的都是和氣生財,便是錦衣衛大多也是如此,尤其是咱們內城的錦衣衛駐所,那更是萬不得已時,不能輕易口角。可是法子不是沒有,他們那種人,有點關係,可是關係疏遠,一般的事,沒必要搬出後臺出來。所以咱們百戶所開個合理的價錢,這個價錢必定是在合理的範疇之內,使他們不至於肉痛。就算他們不肯給,那也容易,找幾個兄弟,每天穿著公服挎著刀在他們鋪面門口轉悠就是,大人想想看,咱們只是按規矩巡街,總沒有錯吧。可是有人凶神惡煞,挎著刀在某個鋪子門口轉悠,尋常的百姓,誰敢進去採買東西?不出三日,他們還是得乖乖地把月子錢交了。”
第五十一章:無錢百事哀
郝風樓算是大致明白了,不由道:“其他各家百戶所也如此收取的?”
周芳點頭道:“都是如此,不過內城和外城不一樣,內城的錦衣衛是和和氣氣的統一收取,而後再頒發各家兄弟,外城不同的是販夫走卒為多,所以就由著下頭的力士和校尉自己去敲詐勒索了,百戶、總旗們接受下頭的孝敬就是。”
郝風樓感慨,古人實在聰明啊,根據情況不同,居然還弄出了個公營和私營體制的分別。外城是包產到戶式的辦法,反正那兒也沒什麼顯貴人物,為了鼓勵大家的積極性,讓你們各自去單幹,上頭的老爺們只負責抽成,將所有的事都交給‘市場’調節。可是內城不同,內城單幹是不成的,容易招惹是非,所以採取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