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面,若是自己一敗,恐怕連這國相的位置都沒得做。想到此處,天柱王不由汗流浹背。
走出大帳,幾位名王盡皆看著天柱王。後者揮揮手,低聲道:“看我幹什麼,還不快去幹自己的事情?”
幾位名王頓時齊齊行了一禮,各自走開。
天柱王望著北方蜿蜒的地平線,心頭卻是沉重無比。
地平線那邊,唐軍大軍壓境!
***************
(真是杯具,今天pk票一張也木有收到,實在杯具!還請各位手中有票的兄弟不吝手中票票,投給小半阿吧!)
第二百六十九章 引蛇出洞
確定了進攻物件之後,李道宗原本準備派人以重禮延請當地党項族人做嚮導,為大軍引路,然而李世民卻是阻止道:“道宗兄,異族無信,極易反覆。前段日子那些羌人作亂便是此般道理,所以小弟在此處勸道宗兄,切不可將這引導大軍之事,交與外族啊!”
李道宗苦笑一聲:“若是不找党項外族,又能找何人?鄯州城的本地官兵我早已經問過,這庫山一帶地形複雜,多猛獸,就連他們也是很少前去,對於那邊的地形情況卻是不甚知道。如此看來,為今之計,只有找那些党項人了!”
張允文卻是說道:“道宗兄怎的將小弟的偵察營給忘了?偵察營所擔負的一項任務便是偵察敵情。到時候小弟派偵察兵先行一步,大軍隨後跟上,那關於地形、敵情之事不是也就清楚了麼?”
李道宗眼睛一亮:“既然允文肯幫忙,那就再好不過了!”
當下,李道宗傳令整集兵馬,起寨拔營。大軍一路往南而去。
此時的唐軍,除了李道宗的一萬先鋒鐵騎,張允文的三千偵察兵外,還有從隴右諸州徵召的當地駐軍共計三千人。於是整支大軍足足有一萬六千人,足堪與伏允三萬大軍一戰。
吳鵬和劉誠二人各自帶著二十名精銳偵察兵先行一步,前往庫山一帶偵察。前鋒是李道宗的一名驍勇善戰的部將領著三千鐵騎行在二人後面。而張允文則是和李道宗行在中軍。
從鄯州道庫山,並不是非常遠,大軍急行軍兩日即可到達。在這兩日裡,吳鵬和劉誠麾下的騎兵不斷的穿梭在大軍和庫山之間,或是送來敵軍兵力分佈,或是附近地形圖,或是阻殺的吐谷渾遊騎斥候的人數。看得李道宗眉開眼笑,連連稱讚:“好好!這寫偵察兵真乃是國之利器啊,比起軍中斥候來,不知要好了多少!”
兩日之後,兵臨庫山。
而伏允那邊,早在一隊隊派出去的遊騎斥候蹤跡全無時,便已經察覺到有些不對,似乎嗅到了一絲戰爭的氣息。於是,如今主管軍事的天柱王連忙下令全軍戒備,隨時準備作戰。
就在他命令下達後不到半天,唐軍的三千前鋒已經離庫山不到十里。
前鋒到達之後,吳鵬劉誠二人即刻帶著偵察兵返回中軍。如今大軍已至,不需要什麼偵察了,剩下的就看其他人的表演了。目前他們最需要的卻是好好吃上一頓,然後美美睡上一覺。
三千前鋒到達之後,卻是安營紮寨,構築起了工事來。看得吐谷渾眾人莫名其妙。
“這三千人肯定只是唐軍的先鋒,他們在此構築工事,想是等到大軍到來之後便一舉發動攻勢。由此可見,這三千人離大軍距離肯定較遠,不若我等趁唐軍主力尚未到達,先擊敗這三千騎兵再說!”一位名王說道。
聽了這位名王的意見,天柱王一拍桌子:“好!分析得有些道理!那你便帶著六千騎兵去徹底殲滅這三千唐軍!”
這位名王頓時一抱拳道:“是!”
於是,吐谷渾大寨寨門轟然開啟,六千名吐谷渾騎兵發出“哇嗚——”的怪叫聲衝了出來,直往三里之外的唐軍營地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