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再談論再借親兵給他的話。

於是,這支由近三十騎和三輛馬車組成的隊伍出了長安,慢慢的往北邊走去。

看著這種速度,張允文不由苦笑兩聲,以這樣的速度,到達太原至少要七八日吧。

屈指算來,這條長安通往太原的道路,張允文走了接近十次。所以對這條路還是非常熟悉的。

平坦的道路上,李道宗和張允文騎馬走在最前面,後面是一批身穿閃亮明光甲的騎士,衣甲明晃晃的,簡直可以當鏡子用。騎士後面,則是三輛裝飾豪華的馬車。流蘇瓔珞,佩玉鳴鑾,一路行來,微風輕拂瓔珞,鳴鑾叮咚作響。

這樣一支隊伍行走在通往太原的官道上,來往的商旅行人看著他們明晃晃的明光甲,裝飾華麗的馬車,就是繞著道走。

沿途白日行路,晚上則寄宿驛站,走了足足七日,終於到達了幷州地界。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王氏

(杯具啊,實在是杯具!昨天晚上重灌系統,今天起來就收到訊息,後天交論文初稿,天啦,我還有一章沒寫,要加班加點的努力寫啊!)

****************

雖然張允文曾經來過太原幾次,可是對太原也算不上十分了解,只能說是獨自走在太原街上不會迷路。

但是李道宗就不同了,這位王爺差不多自小便在太原長大,後來李淵晉陽起兵,便跟著李世民後面東征西討。待天下太平,四海一統之後,李道宗又得呆在封地裡,或是在外作戰。所以此次回到太原,李道宗滿臉的緬懷之色。

進入了太原城裡,李道宗的懷念之色更加濃了。他看著這依稀恍若昨日的風景,滿是悵然的對專業道:“想當初,叔父還有陛下他們都在東都為官,我和道玄他們便在這太原城裡,那時候還是大業年間吧!我們算得上是這太原城裡的一霸了,整日沒幹什麼好事,偷雞摸狗,到處打架,和王家的那些小子沒少打過架!現在想起來,真是年少輕狂啊!”

聽到李道宗這樣說,張允文頓時知道了李道宗為什麼要帶著一幫子衣甲鮮明的親兵過來,原來是給自己壯膽用的!張允文在心頭滿是惡意的猜測著。

對於這位到來的江夏王李道宗,太原這邊給出了很好的接待,雖沒有什麼黃沙鋪地、清水灑街,但是太原本地官員還有河東道尚書檯的一些官員盡皆到場。王家也派出了幾名和李道宗同輩的人過來。而李道宗行轅所在便是晉陽宮,他 以王爺的身份入住晉陽宮。當然住的不是主殿,而是一間專門招待王爺的偏殿。

住進晉陽宮之後,張允文找了個藉口溜出來,獨自走在太原城的街道上。

這太原作為北都,加之大道通衢,交通發達,發展十分迅速。走在街道上,可見人流往來如織。而在市坊之中,店鋪林立,招牌旗幡如雲,更是一片繁華之景。

張允文來到市集之上,四下仔細望了一下,在一家布店門框之上看到一個特殊的標記,當下進去。

進入布店,一名小二便應了上來:“哎喲,這位客官裡面去!不知客官想要要些什麼?”

張允文靠在櫃檯上,手指輕輕的敲擊桌面,發出一種奇特的節奏:“你們這兒可有那種叫做‘遊子身上衣’的衣裳?”

那小二先是看了看張允文手指敲擊的節奏,然後打量了張允文一眼,滿臉笑容的道:“有,有,當然有!不過這種衣衫很難縫製,需要‘慈母手中線’才能縫出來!本店僅此一件,若是要買,還得請掌櫃的出來!”

“好,那我等著!”張允文笑道。

小二仍舊一臉的諂笑,掀開一道珠簾,走了進去,沒過過久,一名胖胖的掌櫃就走了出來。那小二介紹道:“掌櫃的,這位便是要買‘遊子身上衣’的那位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