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喝道。
宇文士及排眾而出:“末將在!”
“令你帶本部三百兵馬,經建德陣西,馳而南上。”說完,又告誡道,“如果夏軍未有出動之象,你最好引兵而還;若是夏軍出動,則引兵東出!”
“喏!”宇文士及領將令而去。
只見唐軍三百騎士賓士出陣,踏過汜水,直往夏軍陣營而去。
眼看離夏軍還有三十餘丈,唐軍倏然掉轉馬頭,直往南去。
那夏軍早已難耐,見唐軍騎兵出動,而且就在自家陣前晃了一遭,哪有能不追擊之理,於是千餘夏軍騎兵脫離本陣,往南追向那宇文士及的三百騎兵。
李世民眼看夏軍陣型動搖,正要下令全軍出動,卻聽見有人大聲道:“我們的戰馬來了!”
一看北方地平線上,千餘匹駿馬浩浩蕩蕩,勢若大江之水,疾馳而來。
“好!聽我將令,沒馬的將士前去乘馬,與我全軍出擊!”
說完,當先領著自己的玄甲隊,在程咬金、秦瓊、尉遲恭、翟長孫左右掩護下,當先縱馬踏過汜水,往夏軍陣營衝去。
李世民領軍作戰,總是身先士卒。其帳下玄甲隊,乃是拔軍中精銳而成的精騎。每至大戰,他總是親自率領玄甲隊,在幾名悍將的掩護下,迎頭殺入敵陣,銳不可當,通常能一直殺到敵人的隊尾,貫通到底,再殺回來,反覆衝擊,直到敵人陣形大亂,喪失鬥志,大部隊同時掩殺過去。
此種戰法幾乎戰無不勝,謂之為“鑿穿”。諸將之中,李道宗受此戰法影響最大。
自李世民領著玄甲隊出發,餘下士卒也在將領的帶領下分成八路,渡過汜水,殺入夏軍營陣。
其時,竇建德正召集帳下諸將,商議如何擊潰唐軍,攻取虎牢。忽然聽到殺聲陣陣,一名傳令兵慌忙進來報告:“報大王,唐軍已攻入我軍營陣,正往大帳殺來!”
聞得此言,那些個朝臣文官竟然齊齊往竇建德的方向擠來,似乎竇建德可以給他們帶來護佑。
“讓騎兵頂上去,把唐軍拖住!”竇建德下令道。
“各位臣工,隨本王后撤!”說完,帶著群臣往後撤退。
然而,這些撤退的群臣堵住了湧上來的騎兵的道路,人流混雜,一時間難以行動。
無奈,竇建德又只好先讓群臣回到大營,等騎兵過後,再行撤退。
一來一去間耗費了不少時間。
進退之間,唐軍已至。
頓時一通好殺。
這三千鐵騎踏入夏營,就好像幾隻野牛闖進菜園子一般,也不管是冬瓜南瓜蘿蔔白菜,統統踩得稀爛。所謂兵敗如山倒,二十餘里的大營,第一道防線被突破以後,後面的人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見前軍潮水一般的逃命,殺聲震天,想是敗了,也跟著轉身開跑。有些跟竇建德征戰多年的老兵,經驗豐富,還想著列陣堅守。然而此刻,卻聽見一人大聲喊道:“兄弟們,隨我反了大夏!”接著,只見數萬的徐元朗舊部竟然掉轉刀口,往夏軍這邊殺來。
而同時降降的孟海公,卻帶著自己的一萬多士卒倉皇向後逃去,一邊跑還一邊大叫:“他媽的徐元朗,你想害死老子不成!”
這萬餘人一退,整個夏軍大營便如黃河決堤,一潰千里,夏軍兵馬自相踐踏,死傷不計其數。
竇建德見狀,引殘餘騎兵步卒至東坡,陣型未曾列好,李世民便已殺至,又將這些士卒騎兵從陣頭殺到陣尾,所向披靡。就連竇建德也在亂軍之中中了一槊。
淮陽王李道玄挺身殺敵,身陷陣中,亂矢之下,胯下坐騎受傷。李世民見狀,又領騎兵衝回敵陣,殺到李道玄身邊,將一匹從馬讓給他,帶著李道玄破陣而出。
殺出之後,連同史大柰、程知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