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底原本是長孫皇后的侍女,是個忠心的,同安王有了關係後,已經算是背主,韓厲拿了她死前留下絕筆給我看,我才知道,她是因為恨我當年將安王安排在別院,才讓她有了那般遭遇,早就想著報復我同安王,這才藉著府上為安王接風,做出那樣的事,既陷害了我的嫡子,也害死了她同安王的親骨肉。”
房喬沒有說出口的是,芸娘之所以會在心如死灰下做出那般衝動之舉,多少也是因為有人推波助瀾。
“安王對這頭一個兒子很是期盼,他表面豪爽大方,實際上卻是個暴戾異常又詭變的人,當時我作勢刺你,就是為了暫時消減他的怒火,後來將你關進祠堂,實是想保護你不被他暗下死手。。。。。。”
房喬一番解釋下來,遺玉和盧智皆是半信半疑,雖他說的有憑有據,但到底是空口白話。
尤其是盧智,儘管早就知道當年之事多有貓膩,可卻沒想到事實的真相竟然是這樣,一切的導火索都是因為一個女人的仇怨,難怪芸娘最後會對他說對不起,的確,不管他們之間究竟有什麼仇怨,盧智都是無辜的。
房喬見兄妹倆陷入沉思,繼續道:“我原本安排你們出府,本想等你們出了京城,擺脫那些眼線,再將你們好好安置起來,等待事了,卻不想我派去接你們的人,竟然被另一夥人馬截住,且你們母子趁勢離開,一去再不見蹤影。
盧智低著頭,遺玉並不知道盧氏當年離開長安城後,在西郊的遭遇,聽了房玄齡的講述,便對他道:
“然後呢,你就對外宣稱我娘去養病,等皇上登基後,又說我們被安王擄走?”
房喬神色一黯,“我當時以為你們己經不在這世上了。”
這話出口,他自己心中都覺得可笑,之所以對外宣稱盧氏他們被安王擄走,不就是還抱著一絲希望,他們能夠回來麼。
遺玉嗤笑,“以為我們不在了?你安心地在京城享受高官厚祿時,外公卻正在四處奔波尋找我們,我們母子四人正過著你這種人想都想不到的生活。”
遺玉看開盧中植一事,全是因為盧老爺子在知錯後,便拋掉了擁立之功,拋掉了養尊處優的生活,大江南北尋找他們一家子十二年,他真的付出了代價,是真的讓盧氏他們看到了他的誠心,被其感動。
可房喬呢,她只看到他錦衣玉食的美妾,看到他嬌寵的無法無天的女兒,眼下又莫名其妙地跑來“認錯”和“道歉”,把盧氏氣暈,把盧智最痛苦地記憶又喚醒!
“房大人,”遺玉道,“那你就繼續當我們一家人不在好了,而我們,也會繼續當你沒有存在過。”
房喬心中一突,聽講她話中的認真,忙道:
“我一開始也有找過你們,只是當年韓厲自稱尋到了你們的屍首,叫我親自去辨認過,那些屍首同你們一模一樣,我這才認為你們不在世上。”
話到最後,他的底氣已經不足,見到那同盧氏母子一模一樣的屍首後,他不得不信,卻又不想信,不想信,卻又假裝去信,只以為不去尋了,那就可以騙自己,他們許是還活著。
遺玉皺眉,幾次三番聽到他說韓厲的名字,似乎當年的哪家事情同那韓厲有關,可她實沒耐性再聽房喬多說。
就像盧智所說,房喬是個忠臣,忠於皇上,並且可以因此,置妻子和兒子的安危不顧,對他的忠心,她不置可否,對當年的隱情,她眼下更沒有興趣知道。
“你說,韓厲——”就在遺玉將要張口趕人之際,盧智突然回神,問道:“韓厲與當年的事情有何關聯?”
房喬的眼中又露出那種每每提到韓厲便會迸發的怒火,但他的聲音,還算平靜:
“韓厲是隋末旺族,韓家的子孫,是你孃的義兄,只是後來昏君當道,家道中落,在流放前,被你娘連同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