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神通,時空複製!……”
林峰輕喝一聲,周身有氤氳波動泛出,這氤氳波動,瀰漫滲透,轉瞬之間,便是一切禁忌時空,諸天萬界,無所不至,無所不到。
時空複製,這一神通,是林峰結合三千大道,以時空之道為主,創出的絕世神通。
如今,這神通一經使出,便是驚天動地,只見林峰身軀散發出了無量玄光,玄光無量,真正的照耀了諸天,萬界眾生都是感到一股莫大氣勢壓迫著,驚駭不已,有絕世強者自沉睡中醒來,面色陰沉,眼光死死地向太初世界看來。
“逆萬界因果,亂諸天命運,……”
“竊天地陰陽,奪眾生機緣造化,……”
“修無量身,積累無窮底蘊,……”
“…………”
林峰大喝聲不止,雙手幻化間,道道玄奧道印結出,頓時有一尊尊虛影從其體內走出,融入到虛無中去。
這些虛影無形無質,沒有任何的氣息,似乎真就是一些虛假的影子一般,可當這些影子再一次從虛無中走出,進入到諸天萬界之時,這些虛影便開始吸收天地靈氣,漸漸凝實,化為真人,每一個都與林峰一般模樣,只不過氣息卻各個不同,有的邪惡,有的祥和,有的慈悲,有的兇戾,……
他們剛一誕生,在其所在的天地中,自然就出現了他們的命運,因果,……這彷彿是,讓他們有了虛假的身份,可存在於天地間,得到天地的認可……
泰山,巍峨沉渾,氣勢磅礴,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
自古以來泰山便是神聖的象徵,位於古中原地區的最東部,被黃河與汶河環繞,在古時被視作太陽初生萬物發育之地。
山莫大於之,史莫古於之!
泰山雄偉壯闊,具有厚重的歷史沉澱,可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時期,是冀近神靈之地。
“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
橫掃六合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都曾在泰山舉行過曠世封禪大典。
而在此之前,上古時期更早有七十二位帝王在泰山封禪。
先秦古籍《管子。封禪篇》曾有記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云云;伏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
上古時期,諸多聖皇與古帝無一例外,皆選擇在此封禪,令泰山籠罩了重重迷霧,透發出無盡神秘氣息。
春秋時期,孔聖曾往來汲汲於泰山,尋覓上古封禪大禮的遺蹟,但卻空留遺憾,未有所獲,弟子追問時難以回答。
後世人曾有一些發現。
民國二十年,馬鴻逵將軍率領軍隊駐紮於泰山下,無意間發現一座五色土壇,內有兩套玉冊,以“石泥金繩”封之,藏於地下。
先秦上古時期,各位古皇為何皆在此封禪,至今還是一個謎,可能永遠也無法揭開。
而如今,林峰的一尊幻影便在這泰山山巔之上,吸收四方靈氣,慢慢化作了真實。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林峰屹立在這泰山頂上,打量著這座氣勢雄偉磅礴的大山,不由驚歎道。
他向下眺望,只見泰山山勢重重疊疊,雄渾壯觀,透著極為沉重的氣息,蒼松巨石,朦朧的雲煙,變幻莫測,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美得驚心動魄。
無論是遠望,還是近觀,都可以感受到那種磅礴大氣,讓人心懷激盪。
在壯闊的泰山面前,讓人有一種奇異的錯覺,自身微渺如螻蟻,甚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亦顯得微不足道。
這是一種震撼性的感覺,讓人心靈為之震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