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右手握yīn陽扇。

這三清道尊法相一出,金sè慶雲上更是仙霞漫空,有瓔珞搖擺,有天花紛墜,有金鐘玉磬之聲悅耳。一十四位供奉閣暗府高人,轉身朝三清道尊法相俯身一拜,每個人的腦後,都依稀浮現出一輪圓光。

俞和也隨著諸位前輩拜了三清道尊,他只覺得一股天地浩然之氣,從冥冥虛無中來,自天門灌頂而入。他彷彿得了三清妙法加持,有種幾yù能洞徹天心的感受,種種艱深晦澀的道理玄機,正在心中一一開解,變得淺顯易懂,好似只消坐下轉念一推,就可融會貫通。

無央禪師的身形一虛,再凝實出來,已作道家裝扮,高冠廣袖,一襲玄sè道服,胸前繡著太極,背後繡著八卦。他把頸上那串碩大的骨質念珠甩出,十八顆骨珠化作十八團皓月似的清光飛散開來,繞著慶雲徐徐迴轉不休。

明素真人飄身過來,對張真人小聲矚道:“柏空師弟,你且看護俞和,他乃是此次能否鎮壓行戈法王的關竅所在,萬萬不可有所折損。”

張真人搖了搖手中的黃玉古藤煙桿,笑著應道:“固所願爾,自會盡力。”

這邊暗府諸位高人,擺出偌大的聲勢,對面魔宗諸修,卻更是兇威滔天。

一大片烏雲展開,足能有數百丈方圓,雲中傳來萬鬼呼號之聲。衛行戈昂首站在雲端,把那畫軸一拋,雙手打出連串的法訣,道道清光符印衝入畫軸,這畫軸徑直漲大成千丈巨幅,圍著烏雲一裹,異相驟生。

那半邊天空,似乎眨眼之間化白晝為黑夜,頭頂上顯出周天億萬星辰,垂落熠熠星光。星空之下,浮著五sè流雲,有五行雷霆在雲氣中隱而不發。衛行戈的腳下,展開山河萬里的圖景,九州之上,有山脈綿延,有江河奔流,有湖泊星羅棋佈。他足踏九州經緯,身繞五行雲煙,頭頂莽莽星穹,當真有一副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的氣相。

在衛行戈身邊,分列著二十幾位魔宗大修,每個人散發出來的氣勢,絲毫不弱於供奉閣暗府的諸位真人。那擺下煉屍大陣的馬無傷,如此道行居然僅僅垂首站在一眾魔修的末位。

俞和第一眼,便注意到衛行戈左側,與其並肩而站的一位修士。

的確很難不注意到此人,蓋因他一身氣勢,竟絲毫不下於盡展紫微大帝尊儀的衛行戈。

與其說這人是站在雲端,倒不如說他是飄在雲上。這人一頭足有七尺的黑髮,根根朝天倒豎,頜下無須,額下也無眉,雙目緊緊閉攏,看他眼窩深深陷入,似乎眼皮之下並沒有眼珠。再看這人表情淡然,身上草草裹著一套月白sè的麻布寬衫,周身沒有任何的配飾。最奇的是,他兩支袖管和雙條褲管都飄飄蕩蕩,雙臂雙腿盡都齊根而斷,整個人就只剩下從頭至臀,三尺多點的一截殘軀。

可這人即使身軀殘廢至斯,俞和只看了他不過三息,已然覺得目如刀絞。

“劍,這人是一柄劍。”

不知為何,俞和就是有這樣的感覺,就算雙臂全無,身上也沒有帶著劍器,但俞和分明覺得那三尺殘軀就是一柄絕世的利劍。這人的每一根頭髮,都像是刺破蒼天的劍,他的每一道氣息,都演化成斬裂虛空的銳器,從他殘軀的每一個毛孔中,都散發著毫不掩飾的森嚴劍意。

俞和有種感覺,這人只要近身到十丈之內,單憑一口氣息,就能將自己斬落。

這位魔宗劍修身邊,除了衛行戈之外,七尺之內再無旁人。似乎其他魔宗修士,也都暗暗提防著此人。

衛行戈右側二步,有個瘦小枯乾的老翁,盤坐在一隻比他身子還要巨大的黃皮葫蘆上。這老翁滿臉皺褶,頭上已沒剩下幾根白髮,可他滿身卻是寶光蔽rì。共有七八道奇光,繞著他來回飛旋,這每一道光芒,似乎都是重寶所化。連衛行戈以那北帝畫軸祭出的山河虛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