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日軍的拼刺技術確實十分嫻熟高超,往往一個人就能對付兩三個東北軍士兵,不僅毫無懼色,甚至還能進行兇猛的反擊。那個日軍大尉顯然是一個劍道高手,在他身邊的日軍士兵被東北軍刺死後,他被東北軍士兵把他和大隊的日軍分隔開,在五名東北軍士兵包圍下,竟然還被他劈死一人後,逃回大股日軍中。

漸漸地,後退的日軍逐漸穩住了陣腳,而且他們不僅不再後退,甚至在區域性還展開了一些反擊,姜明文率領的三營的傷亡也開始迅速增加起來。

打光了手中駁殼槍彈夾中子彈的姜明文,一看這種情況,急得來不及換彈夾,把駁殼槍向腰間一插,彎腰撿起一支步槍,就要衝上去拼殺。

就在這時,在日軍身後西大門方向,突然響起了一陣密集的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槍聲中明顯有zb…26點射時發出的清脆的槍聲。

東北軍也裝備有zb…26,姜明文的連裝備的就是這種輕機槍。姜明文清楚,日軍關東軍現在只有守備隊裝備了大正十一式輕機槍。這種機槍很特別,它的槍托為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故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而關東軍到現在為止,還只裝備著大正三年型重機槍。因此,西門外射擊的zb…26,絕對不會是日軍,而只能是第七旅的援軍,也就是關玉衡所說的第四路軍的那個連。

姜明文大聲鼓勵著三營計程車兵:“弟兄們,我們第四路軍的援兵從小鬼子的後面殺上來啦,小鬼子被我們包圍啦,他們跑不了啦,給死去的弟兄們報仇殺呀”說完,姜明文挺起刺刀,殺入戰團。

聽說援軍到了,三營的官兵士氣大漲,和日軍拼殺的更緊。

果然,幾分鐘後,十幾個日軍連滾帶爬地推了過來,而跟著他們追過來的,則是二百多身穿草綠色軍裝的第四路軍戰士。

西門外傳來的喊殺聲,日軍自然也聽見了,而且他們也都聽得出這是東北軍的援兵來了。而且,西門方向的槍聲正在向這裡快速接近,也還告訴了他們,他們的退路已經被切斷了,這讓日軍的氣勢不由一滯。

雙方氣勢上這一漲一退,立刻就在戰場上反應出來了。在拼刺中,剛剛佔據了一些上風的日軍,優勢立刻喪失一空,又被三營逼得連連後退。

這股日軍,是日軍第二守備隊島本大隊的川島中隊,向北門方向追擊621團的是小野中隊。

川島和小野在日軍開始炮擊北大營的時候,他們兩人早已經率隊埋伏在了北大營西側兩裡外的樹林中。

在日軍猛烈的炮火轟擊下,北大營內被炸得火光沖天,可是讓川島和小野兩人感到十分迷惑的是,北大營內的第七旅不但沒有進行任何還擊,甚至也沒有撤出北大營躲避炮火,僅僅是營區內出現了短時間的混亂後,就迅速的平靜下來。

難道是北大營內的第七旅,早已察覺到他們今晚的行動,有了防備?

川島和小野認為,這種情況並不是不可能發生,今天關東軍和守備隊不同以往的大規模調動,已經大肆給在鄉軍人發放武器,不可能瞞住東北軍,也不可能不讓他們產生警覺。

眼前的情況就證明,第七旅所以如此鎮定,在炮擊下沒有出現混亂,一定是已經有了準備。他們之所以沒有撤出營區,一定是有陰謀詭計,最大的可能就是第七旅在北大營內埋伏起來,等待著他們這600多人衝進北大營,然後包圍聚殲。

如果在北大營內東北軍殲滅了他們這兩個中隊,東北軍不會承擔任何挑起戰爭的責任。畢竟他們全副武裝地衝進別人的家裡,總不能說是人家把自己騙進去的。

事變的計劃中,他們兩個中隊的任務並不是徹底解決北大營內的第七旅,只是挑起和第七旅的正式衝突,以此要挾、或者說是給裝糊塗的本莊繁提供一個可以向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