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流寇的五重陣法!(第2/3頁)
章節報錯
之事!
這一次,無人反對。
至於向東南撤退,同樣無人反對,因為沒有別的路可走。
要知道,關中平原周圍都是山脈,進出通道只有幾個要塞而已,其中北邊的金鎖關被天威軍佔領了,根本過不去。
西邊的大散關到是沒有多少守軍,可大散關西邊的鞏昌府、臨洮府、岷州衛、洮州衛都是出了名的窮困之地,產糧少的可憐,流寇大軍若是去了那邊,非活活餓死不可!
東邊的潼關,到是一條離開關中的通道,可是潼關以西、西安以東的十幾座城池,全被流寇大軍反覆劫掠過,變成了一片無人區。
如果走這條路的話,就意味著沿途得不到任何補給,已經嚴重缺糧的流寇大軍,不全部餓死,也得餓死一半!
只有東南地區,尚未被劫掠過,可以得到糧食、人員的補充,是流寇大軍唯一能選擇的撤退道路了。
於是乎,流寇首領們按照羅汝才建議的,白天按兵不動,一切如常,晚上才悄悄的集合人馬,帶著所剩不多的輜重糧草,離開了居住一月有餘的大營,向東南方向撤離……
並讓李自成帶領三千人馬,留在大營裡面,擂鼓、吹號、巡邏、做飯……做出一副大軍正在修整,準備繼續圍攻西安城的假象。
直到三天之後,大部隊已經走遠了,李自成這才帶著三千人馬,悄悄的離開了大營,前去追趕大部隊……
就這樣,憑著金蟬脫殼之計,流寇大軍安全撤離了,沒有受到任何損失。
而且在撤離的路上,流寇們瘋狂劫掠周圍的村莊鎮店,一面補充急需的糧草,一面強行裹挾饑民,增強實力。
……
話又說回來了,雖然從西安城下安全撤離了,可高迎祥、羅汝才等一眾首領們絲毫不敢放鬆警惕,因為這些人知道,天威軍肯定會來截殺的。
果不其然,當大隊人馬撤退到藍田縣境內時,在前面探路的遊騎兵們,發現了天威軍的主力人馬,截斷了前面的道路,並紮下一座大營。
沒得說,事已至此,只有拼命了。
安營,紮寨!
一夜無話。
第二天早晨,飽餐一頓之後,高迎祥、羅汝才帶領著流寇大軍傾巢而出,準備與天威軍決一死戰,並排列出了五重陣法。
所謂五重陣法,就是將全部人馬分成前後五重:
第一重:是強行裹挾來的饑民中的老弱婦孺們,這些人的戰鬥力、武器裝備都非常差,甚至連刀槍都沒有,只能手持木棍作戰。
第二重:是饑民當中的青壯們,戰鬥力、武器裝備都略微好一些,起碼有破舊、殘缺的刀槍可用。
第三重:是真正的流寇,殺過人、見過血,武器裝備比較好,甚至有全套的甲冑,且以步兵為主。
第四重,同樣是真正的流寇,且以騎兵為主,就是數量不太多,而且馬匹質量比較差,大多是拉車、拉磨用的笨馬,甚至有人騎著騾子。
第五重,是高迎祥、羅汝才一眾首領及其心腹手下們,雖然人數不多,卻是清一色的騎兵,武器裝備、馬匹質量都是最好的,是流寇大軍中戰鬥力最強的一夥人,也是流寇大軍的核心!
五重陣法,是流寇們常用的一種戰術,其目的就是用前面的饑民、步兵,消耗敵人的力量,等消耗的差不多了,騎兵再衝上去解決戰鬥。
想當初,高迎祥、羅汝才等一眾首領們,就是用這種卑鄙的陣法,以無數饑民的生命為代價,打敗了老將軍—尤世威統領的四鎮精兵。
既然能打敗尤世威,這一次,同樣能打敗秦鋒!
而且為了鼓舞士氣,大軍離開營地之前,高迎祥向打頭陣的饑民們釋出了一道命令:只要殺死一個天威軍士兵,就獎勵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