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的故事,讀者只需要跟著主角一起笑傲江湖就可以了,自然輕鬆且愜意。
其實真論才情,古龍未必遜色金庸,甚至要超過。然而古龍這人,就跟他筆下的人物一樣,太瀟灑了。
金庸寫書的態度很端正。幾次修改校訂,讓小說更加完美。特別是張譚這個年紀讀過的,都是好幾次校訂後的版本。自然覺得很流暢完美。古龍就不同了,寫出來字就賣了換錢,然後不聞不問。
甚至拿到錢之後,就神龍見首不見尾,頻頻被曝出拖稿、騙稿費,去逝後,很多作品還要別人代筆寫完。
如果古龍能端正一點態度,多修改幾次,作品肯定會更完美。
可就是這樣一位不負責任的作者。其筆下的小說,依然能跟金庸爭鋒,才情、才氣可想而知。很多時候,讀者可能記不得古龍的小說內容了,但依然會對書中的人物,有深刻的印象,彷彿這是一種魔力。
“金庸是最好的小說家,古龍是最好的武俠小說家,消遣讀物的最佳作者。希望我精校版的《小李飛刀》,能夠繼承併發揚光大吧。”
張譚暗暗想著。
……
書稿交給三聯書店後。
三聯書店非常重視,將小說分為上中下三冊,校檢之後。依然按照原本的套路,一個月一冊出版。上冊直接就交付印刷廠,以一百萬冊為起印數量。這個數字並不誇張。
幾年時間的積澱,張譚的名氣早已經今非昔比。
僅僅是大陸之外的海外地區。銷量就足足有單冊超過八十萬本實力,比另外兩位還奮戰在武俠一線的張非凡、李鐵臂。普通三十萬冊銷量,足足高出了一倍還多。已經成為了武俠小說銷量最高的作家。
沒有之一。
在大陸市場,經過幾次加印和再版,單冊銷量已經累積到一百八十萬本,正在向兩百萬本邁進。張譚的一本小說,都是分好幾冊銷售的,版稅收入不要太多,已經成為武俠作家最賺錢的一位。
周邊開發,更不是一般武俠作家能比擬的存在。
“譚張是華人現象級的作家。”
這是《舊金山紀事報》的一次報道,張譚的一位舊金山華人讀者,寫信給張譚,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張譚,並把當期的《舊金山紀事報》塞進了信封裡。
信上說,繁體版的《射鵰》、《神鵰》、《四大名捕》都在當地唐人街的書店裡有售,是書店裡最暢銷的書。
很多華人家長,都買了張譚的武俠小說,一個是自己消遣閱讀,一個是給自己的孩子閱讀。他們認為張譚的武俠小說,包涵很多中國文化在內,是海外遊子對中國文化的很好溝通橋樑。
而且很多外國讀者,也透過他們傳播的這些小說,更加了解中國,喜歡上中國文化。
這個讚譽不可謂不高。
讓張譚誠惶誠恐,何德何能,自己也能代表中國文化了。誠恐之間,更加欽佩金庸這些武俠大師,讓中國的武俠文化,風靡世界。而紮根武俠小說的武俠電影,更是真正做到了對外的文化輸出。
好萊塢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大片,對外輸出文化。
中國也有武俠片,弘揚中國人的俠義志氣,只可惜,武俠片在未來,漸漸沒落了。仔細說起來,也不是武俠沒落了,而是創作武俠的人才凋零了。金庸封筆了,古龍早逝了,梁羽也作古了,黃易更偏玄幻,溫瑞安出名坑多爛尾。
新一代武俠作者,又始終沒能成氣候,如之奈何。
現在張譚讀檔重生,一個人支撐起了武俠市場,帶動武俠熱潮,未必不能給中國的武俠文化,再續命十年。
這不,連美國的《舊金山紀事報》都關注到了張譚。
報道並不在顯眼板塊,內容也不長,讓人翻譯過來,基本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