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核燃料生產、加工和核反應堆用過的不再需要的並具有放射性的廢料。也專指核反應堆用過的乏燃料,經後處理回收鈽239等可利用的核材料後,餘下的不再需要的並具有放射性的廢料。
1945年的8月6日,隨著在廣島爆炸的那枚當量大約為1。3萬噸級、全重為4。1噸、名字叫做“小男孩”的原子彈,以及8月6日在長崎爆炸的那枚2萬噸級當量,全重為4。5噸、名字叫做“胖子”的原子彈,全世界都知道了這世界上原來還有這麼一種恐怖的能量可以應用。
二戰末期的原子彈只是一種不可控的核裂變反應,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漸漸掌握了可以控制這種可以產生巨大能量的核裂變的方式。於是,全世界興起了諸多的可控核裂變發電裝置,這些裝置被人們稱之為“核電站”。
但就在人們享受著核電站提供的充足能量的同時,也發現了一個無法避免的尷尬事實,那就是核電站發電的過程中產生的那些大量的廢料,卻是一種極為可怕的存在。
這些廢料都擁有可怕的核輻射,那些核電站在發電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廢液、廢物還好說點,因為那些廢料的輻射性並不算很強,被人們劃分為中低放射性核廢料,雖然佔到了所有核廢料的99%,但透過在地面開挖深約10—20米的壕溝,然後建好各種防輻射工程屏障,將密封好的核廢料罐放入其中並掩埋這種處理方式,過一段時間後,這些廢料中的放射性物質就會衰變成對人體無害的物質。
可除了那些中低放射性廢料之外,還有大約1%的高放核廢料,就是那些從核電站反應堆芯中換出來的燃燒後的核燃料。這些核廢料雖然數量少,但卻極其可怕,其中蘊含了大約有200到300种放射性核元素,而目前主要用來做核燃料的鈾235裂變後所產生的核廢料中,最主要的就是那些放射性極強的碘129、鎝99、鍶90、銫137,以及錼、鋂、鋦等超鈾元素!
這些放射性極強的核廢料,半衰期都普遍很長,能達到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而這些東西一旦洩露,將會給生態環境造成無法逆轉的災難!
怎麼處理這些放射性核廢料,就成為了全球那些擁有核電站國家的首腦們頭疼的事情了。
現在處理那些高放核廢料,國際上通常會採用海洋和陸地兩種方式,即先將那些高放核廢料經過冷卻、乾式儲存,然後再將裝有核廢料的金屬罐投入選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或深埋於建在地下厚厚岩石層裡的核廢料處理庫中。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因幅員遼闊,荒原廣袤,一般採用陸地深埋法,而法國、英國、德國、日本這些國家則會採用海洋處理方式。但不管是採用哪種除了方式,為了保證核廢料得到安全處理,各國在投放時要接受國際監督。
截止到2011年底,全球有430座商用核電站分佈在全球的三十個國家,供應全球13%的電力需求。
據估算,每一百萬千瓦(1000兆瓦)的核電站,一年可以產生大約三十噸的高放核廢料,而目前全球正在執行中的核電機組一共的裝機總容量高達37。4萬兆瓦,那麼一年將會產生多少核廢料?一萬一千多噸的高放核廢料!
而每年用於處理這些核廢料的資金超過一千億美元!
而這些讓各國首腦們腦仁子發疼的核廢料,恨不能將這些恐怖的玩意兒統統送到賽博坦星球去的核廢料,在唐風眼中卻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貝!
以星核那龐大的食量來講,不敢說將一年之內產生的那些核廢料全部吃下去吧,但吃個其中的七八成是絕對沒問題的,畢竟這玩意兒可比天然放射性元素具有更強的放射性!
別忘了,為了解決這些核廢料,全球的各個主要國家都在耗費巨資興建永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