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直回收的翻版。但相比起“星空”系列重型運載火箭的垂直回收,“鯤鵬號”與“鷹隼號”的降落無疑要簡單了許多。
即便是個頭更大的“鯤鵬號”,也遠遠不如“星空”系列重型運載火箭的個頭大,更別說小一號的“鷹隼號”了。再加上火星的引力要比地球小得多,而且火星大氣的密度甚至連地球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兩艘登陸船所經受的重力加速度和因為摩擦而引起的高溫,都要比“星空”系列重型運載火箭小的多。
不過儘管火星大氣的密度遠遠小於地球,但當兩艘登陸船進入到距離火星表面50公里的高度之後,劇烈的震盪還是隨之而來。這種情況是當初登陸月球的時候所不曾有過的,畢竟火星的大氣密度在小,也遠遠超過了月球的大氣密度。兩艘登陸船下降的速度又這麼快,與火星大氣引發相對劇烈的摩擦也就在所難免了。
這絕對是人類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在擁有大氣層的星球實現載人垂直降落的。事實上,就算是把“鯤鵬號”和“鷹隼號”換成是以前的太空梭,也得依靠這種方式來實現降落的。因為火星大氣的密度太小了,儘管太空梭有一對固定翼,但就那一對固定翼的承載面積,不足以在如此稀薄的大氣中承擔起太空梭那沉重的軀體的。
地球上的科學家們現在正在準備開發“火星無人機”,螺旋槳式的那種近似於直升飛機的無人機,但進度相當緩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火星大氣的密度太小,要想讓一架直升飛機成功的在火星上飛起來,其螺旋槳的功率最少也得是地球直升飛機的100倍。因為沒有這麼大的功率,就無法產生足夠的升力。
所以,“鯤鵬號”和“鷹隼號”才會採用垂直降落的方式來登陸的。幸虧“星空”系列重型運載火箭的垂直回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才能夠在技術上支撐得起這樣的降落方式。
兩艘登陸船在劇烈的顛簸,但船上所有的人都沒有擔心,因為在船艙內的顯示屏上,正實時顯示著此時登陸船的降落姿態——完美的垂直狀態。
只要保持住這種降落姿態,那麼登陸船就不會出現危險!一旦主反衝火箭成功點火,那麼這次登陸行動基本上就算是完全成功了。
這種劇烈的顛簸持續了有幾十秒鐘,然後,隨著主反衝火箭的成功點火,船艙內所有的人都覺得一震,強大的過載壓得所有人都發出了一聲難受的呻。吟,即便是以唐風那種變。態的體格,也被這突如其來的過載壓得難受了好一陣子。
隨著船艙外發動機那巨大的轟鳴聲,兩艘登陸船下墜的速度立刻減緩了許多,然後隨著主反衝火箭的功率越來越大,登陸船下降的速度就越來越緩慢。一直到登陸船距離火星表面還有五米左右的高度時,反衝火箭的推力已經和火星引力大致持平,兩艘登陸船幾乎是以龜速在降落。
而這個時候,兩艘登陸船的底部都伸出了四個巨大的合金支架,幾秒鐘之後,合金支架的底部率先碰到了火星表面,然後透過指甲上的液壓緩衝裝置,穩穩的托住了龐大的登陸船。
至此,整個火星登陸行動以一種近乎完美的程度成功完成!
第九六六章高。潮的地球
幾乎是下意識的,“鯤鵬號”上的韓。正與“鷹隼號”上的鮑勃。阿諾,鬆開了緊握在控制桿上的雙手。
事實上,整個登陸行動完全是在登陸船上的主控電腦的控制下完成的,也只有計算力強大的主控電腦,才能夠準確的捕捉到登陸船降落時的姿態,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計算出某個噴口向外噴射的氣體量,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登陸船的下降姿勢調整到最佳。
而這個過程如果由人來控制的話,那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說,在某些方面,電腦卻是又比人腦厲害的多。
因為下降時劇烈的顛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