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過。這一國家行為表明了我國已融入國際休閒社會的背景中,這從政府正在出臺的政策以及新的產業佈局的調整中,看到促進休閒、休閒產業、休閒經濟、休閒文化發展的社會條件支援系統正在建立的趨勢。這一國家行為提出了一個十分值得注意的問題——休閒作為一個新的社會文化現象正快速地向我們走來。”王文章:《加強休閒文化研究 促進社會全面發展》,《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年第19卷第2期,第74頁。該文作者反覆強調的“國家行為”和“國際休閒社會”可謂中國社會休閒問題的兩個關鍵詞,在中國“中產階層熱”湧動的同時,“休閒熱”也同樣在國家積極的推動下日趨興起。2006年,首屆世界休閒博覽會的舉辦權被授予中國的杭州市,第九屆世界休閒大會也將在杭州舉行。與此同時,關注休閒、注重閒暇生活質量亦成為人們的共識,對西方休閒理論的譯介、對中國休閒傳統的回溯等有關休閒的書籍頻頻問世,休閒日益成為人們矚目的話題。政府對休閒經濟的著力推進無疑提高了全民的休閒生活意識,但無形中也加重了休閒的消費主義傾向,強化了休閒的悖論色彩。參見胡大平《崇高的曖昧——作為現代生活方式的休閒》,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陳昕:《救贖與消費——當代中國日常生活中的消費主義》,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這一切,都構成我們討論中國中產階層休閒問題的背景。
中產階層閒暇生活素描(1)
中國大陸中產階層產生的特殊語境,以及國家主流意識當中的休閒話語使得我們更加註目中國中產階層閒暇生活的特徵。那麼,西方中產階層的休閒標籤說是否適用於中國?換言之,中國的中產階層與閒暇生活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聯絡?對於當代中國的中產階層來說,休閒是否也同樣意味著某種“區別於勞動時間束縛”的標籤展示?這一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比較意義,也關係到我們如何理解今日中國中產階層的生存現實。
迄今,關於中國階層生活方式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積累。如王雅林(1992;2003);王淇延(2000);沈康榮(2000);呂大樂(2002);盧漢龍(2004)等。鑑於當代中國中產階層正處於形成當中,其來源與現實狀況難以確定,具體的研究理論與方法也處於相對不足的狀態,尚待摸索與建構,因此,本研究以描述性研究為主,著重於中國中產階層閒暇生活的基本狀況考察及特徵描述。在前文的理論回顧和對中國中產階層休閒問題背景的分析基礎上,我們試圖說明,在閒暇生活方面,中國中產階層總體上是否與其他階層形成了顯著的區分。
之所以對新老中產階層、體制內外的中產階層不加區分,是因為我們認為,他們都屬於中國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特定發展階段的現實存在,將這些人群納入我們的研究體系,符合擴大“中等收入者階層”這一目標導向;並且瞭解不同資源特徵對各自閒暇生活的影響,對我們把握中國中產階層閒暇生活的總體狀況,建構合理的中國中產階層閒暇生活邏輯,亦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
“閒暇”與“休閒”兩個概念,雖然內涵有相通之處,但前者更多指代客觀的空閒時間和狀態,後者則更多含有能動的享受之義。本文中雖難免對二者的混用之處,但有意區分二者,旨在突出現代休閒概念的認知特徵與能動特徵。關於閒暇生活的度量,我們將具體分為生活時間安排及閒暇時間佔有量;閒暇生活方式的選擇與活動概況;對待閒暇生活的態度和主觀滿意度等若干方面進行論述。
五大城市中產階層生活時間的基本狀況描述
電話調查結果顯示,中產階層在工作上投入巨大,其工作時間顯著多於非中產階層。中產階層一般工作日(最近一年)的平均工作時間(含上下班路途)普遍高於非中產階層。樣本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