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

大家聽說,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頭方不言語。【庚辰雙行夾批:妙極趣極!所謂“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看因一謔便勾出一美號來,何等妙文哉!另一花樣。】

脂批裡的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顯然又是一個有所寓意的典故。

原文是: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意思是:“人啊,一定是自辱德行,然後別人才去侮辱他;一個家院一定是自毀門牆,然後別人才去毀滅它;國一定自毀基業,然後別人才去討伐它。”

那麼這一段又指向什麼呢?它表面上是在說林黛玉先說了探春,探春又回懟了她,那麼這兩個人的表面玩笑,一定是不至於上升到這個層面的。

脂批所指的,其實是背面歷史裡,黛玉和探春的互相內戰。

探春叫做蕉下客,是因為秋爽齋多芭蕉,這些地理特點,都是作者幫我們破解每個地方給的線索,但是需要我們對中國地理有一定的瞭解。

我們說探春代表隆武朝廷,那麼他所住的地方,自然就是在福建浙江這些沿海地區,福建盛產芭蕉,所以這些細節都是能對得上的。

探春一開始想起秋爽居士的,意思是秋爽齋的主人,但是寶玉說“不恰”,因為秋爽齋所代表的是福建浙江沿海地區加臺灣,探春原不是這裡的主人,是因為清軍入關,他們才從中原轉移到這裡,建立了隆武朝廷,魯監國政權,明鄭政權。

歷史上也多次因為胡虜南下,中原勢力南遷,進入福建等地,所以這裡有很多客家人,梧桐樹可以聯想到“孔雀東南飛”,

《詩經》中又有“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句話,都是暗示秋爽齋所在的地方,是東南沿海地區。

1646年,隆武帝朱聿鍵死後,其弟朱聿鐭在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十一月初五被大學士蘇觀生及廣東布政使顧元鏡等在廣州擁立為帝,年號紹武。

與肇慶的永曆帝(朱由榔)的朝廷互相抗衡,雙方爆發內戰。

同年臘月十五,李成棟引由福建攻入廣東的清兵混入城內,奪佔廣州,朱聿鐭自縊而死。

紹武帝是朱聿鍵的弟弟,自然也屬於探春隱射的範圍,而林黛玉隱射過永曆帝朱由榔,雙方的內鬥,給了清軍大好的機會,所以脂批才會引用這句話評價黛玉探春的爭鬥。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這裡需要補充的一點是,我們看過舜帝南巡這個典故,應該要明白的一點是,這應該是一個悲劇,而書中拿甄家接駕四次南巡,正是比喻南明四次接駕大明正朔。

而紅學家所說的康熙南巡完全不符合悲劇色彩,所以在趙嬤嬤說南巡“熱鬧”的時候,脂批說既知南巡,又說“熱鬧”,此婦人口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