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晴雯跌扇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去吧。”
說著,站起來就要走。
襲人忙回身攔住,笑道:“往哪裡去?”
寶玉道:“回太太去。”
襲人笑道:“好沒意思!真個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他認真的要去,也等把這氣下去了,等無事中說話兒回了太太也不遲。這會子急急的當作一件正經事去回,豈不叫太太犯疑?”
寶玉道:“太太必不犯疑,我只明說是他鬧著要去的。”
晴雯哭道:“我多早晚鬧著要去了?饒生了氣,還拿話壓派我。只管去回,我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門兒。”
寶玉道:“這也奇了。你又不去,你又鬧些什麼?我經不起這吵,不如去了倒乾淨。”
說著一定要去回。襲人見攔不住,只得跪下了。碧痕、秋紋、麝月等眾丫鬟見吵鬧,都鴉雀無聞的在外頭聽訊息,這會子聽見襲人跪下央求,便一齊進來都跪下了。
損失一把摺扇鬧到四大丫鬟一起跪下才算完事,足以說明在現實中摺扇的重要性。
在石呆子二十把扇子的情節裡,賈赦想要他的扇子,於是讓賈璉去買,可是無論如何他也不肯賣,最後還是賈雨村出了個主意,誣告陷害之後才把扇子弄到手。
所以回來看晴雯隱喻楊嗣昌,他折損了扇子,就是指十面張網圍剿流寇,後又招安,不久張獻忠又再次造反,致使朝廷花了大把的銀子全打了水漂一事。
後來經過反覆的比對才發現,原來摺扇是用來代指“折色”的,所謂“折色”就是明朝收的稅。
實物稅如稻米這樣的稱為“本色,”換算成錢,收上來的銀子稅稱為“折色”,折色在吳語裡發音與摺扇幾乎一樣,所以作者用摺扇來代指折色!
這樣看晴雯跌壞扇子就是楊嗣昌白白葬送了剿匪花費的上百萬兩銀子,一把扇子代指一百萬兩。
難怪寶玉會為了這事著急,可是晴雯卻覺得這沒什麼,之前為了剿滅流寇白白花去的錢多了,怎麼這次就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