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們說到秦鍾隱射的是秦良玉和她的白桿兵,自然也包括了他的夫家石柱馬氏和他的秦氏族人,包括她的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兒子馬祥麟,侄子秦翼明,秦拱明等人。

在秦鍾出場的第七回,回前有題詩一首:

【題曰: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誰是惜花人?相逢若問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秦鍾第一次出場時,有甲戌雙航夾批:【古詩云:“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二語便是此書大綱目,大比託,大諷刺之處。】

先解一下回前詩,這首詩在開頭介紹了一下秦鍾,說不知誰是惜花人?我們知道,紅樓夢中的花,就是用來代指“華”字的,這就是在問誰是愛惜華夏的人?

下面就說了,相逢若問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我們知道,在書中的角色,都是作者虛構的,姓名自然也是虛構的,但是在秦鍾這裡不同,他原本就是姓秦的。

再看一下,秦良玉所在的石柱,就是在今天重慶的長江南岸,這首詩就是在提醒讀者,秦良玉,家住江南、本姓秦,作者兩次寫“本姓秦,”秦良玉,他原本就是姓秦的,在書中沒有改。

我們再看一下他的字:鯨卿,皇帝在叫秦良玉的時候是如何稱呼的?一般稱“秦卿”,按作者的吳語發音,那就是“鯨卿”了。

在秦鍾出場時,脂批再次提醒了:說她未嫁先名玉,她還沒嫁人時,就已經叫秦良玉了,來時本姓秦,再次強調了她姓秦。

所以我們再次強調一下,對明末歷史越瞭解,從紅樓夢中能讀懂的就越多。

秦良玉,是明末著名女將,常為男子裝,驍勇善戰,兼通詞翰,是二十四史裡,唯一一個因戰功封侯並單獨立傳的女將。

他的丈夫,是石柱宣撫使馬千乘,漢朝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在她丈夫死後,由她代行宣撫使職務,宣撫司相當於一個土司自治區。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楊應龍在播州作亂,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率領三千人隨李化龍前往征討,十六歲的秦良玉首次踏上戰場,開始了他傳奇的戎馬一生。

是她提議馬千乘編練兵丁,說現在天下動亂,正該領軍報國,建功立業,馬千乘覺得有理,於是便有了赫赫有名的白桿兵。

她先後參與平定楊應龍之亂的多場戰鬥,為戰功第一。

泰昌元年,遼東經略熊廷弼覺得遼兵孱弱,不斷向朝廷請調兵力,其中就點了秦良玉的白桿兵。

朝廷詔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帥兵駐守山海關,派兄長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領幾千人先行前往遼東。

熊廷弼對川軍評價頗高,稱讚其“川軍心力頗齊而皆徒步”,但是對浙兵評價卻並不高,稱“南兵虗而猾,這批浙兵為新募之兵,尚未經過訓練,後調戚金與張名世二人主持浙兵訓練。

令人沒想到的是,經過幾個老戚家軍的訓練,浙兵在渾河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在渾河之戰後,在當晚突圍而出的川軍有兩千三百多人,浙兵則不足百人,朝廷體恤他們,允許他們回去修整,他們卻堅持留在遼東,要繼續為國效力,併為死去的浙兵兄弟報仇。

後來這幾十人全部戰死於遼陽之戰,令人惋惜的是,也正是因此他們未能將戚家軍的真傳留存下來。又或者,正是他們得到了戚家軍的真傳,才都從一些油滑的青年,變成了不畏生死的戰士,若回去了,也許就是沒有得到真傳呢!這就是歷史的遺憾吧!

在川兵剛到時,朝廷賜了秦良玉三品官員的服飾,並任命秦邦屏為都司僉書,秦民屏為守備。

在《紅樓夢》書中,寫的寶玉叫接秦鍾來瞧瞧,就是朝廷詔秦良玉這段開始。

在得知兄長秦邦屏在渾河戰死後,他拍案而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