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崇禎(第1/3頁)
章節報錯
他是崇禎皇帝的三皇子,朱慈炯。
他已經構架好一部小說,取名《石頭記》,此時坐於屋內,正在想下面這一段事如何改編,作為文章開頭。
那是天啟七年,皇帝朱由校病危,急招信王朱由檢入宮。
朱由檢便安排一番,出信王府來,早有皇宮來的大轎久候了。
最近局勢不明,又是去的皇宮,所以他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
自上了轎,便從紗窗向外瞧了一瞧,京城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然與別處不同。
行了半日,已到皇城,只見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身穿補服的官員,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
正門上有一大匾,匾上由上往下書“承天門”三個大字。進門走了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獸頭大門。依然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
那轎伕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
後面一大批文官也下轎步行跟了上來,希望入宮檢視皇帝訊息卻被攔在皇宮之外。
他看見換了四個十七八歲衣帽周全的小太監,復抬起轎子。經過三大殿,至一垂花門前落下。幾個老太監上來打起轎簾。爭著扶朱由檢下轎,走過三宮,進了一垂花門。
朱由檢方進入房時,只見進了門,入眼一排五間上房,皆雕樑畫棟,看見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裡面有太監說道:信王到!
由於朱由校的兒子都夭折了,所以現在欲傳皇位給弟弟朱由檢。朱由檢一聽,連忙推辭道:“臣死罪,陛下為此言,臣應萬死。”
朱由校拉著他的手道:“吾弟當為堯舜。”
朱由檢不敢接受,於是不肯,朱由校卻是真心,正當推辭之時,張皇后從屋內出來道:“現在不是推辭的時候。”
朱由檢這才勉為接受,皇帝這時對他弟弟提了要求:善待張皇后,還有就是希望你繼續重用魏忠賢。
說道這魏忠賢,自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他的大名早就如雷貫耳了。可以說,如今的朝廷上,除了皇帝,最有權勢的就是他了。
朱由檢只暫時答應了,於是,在幾個太監的擁簇下,來到祖宗畫像前,祭拜大明列祖列宗。
第一個自然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拜過之後,他才得以稍事休息。
一夜之後,忽聽哭聲一片,他聽了,自是也傷心難過,跟著哭了起來。
接下來繼承皇位的程式進行,見到魏忠賢時,這位大太監行了禮,口中說道:“我來遲了,不曾迎接信王殿下。”
朱由檢只見他打扮與眾不同,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鬢,身披縷金穿花大紅的蟒袍。心中納罕:這些個人個個斂聲屏氣!恭敬嚴整如此,這廝卻這樣放誕無禮。
心中這麼想,行動卻是連忙起身接見,稱呼魏太監。
魏太監極會說話,對著朱由檢稱讚了一番,又免不得哀悼朱由校。
隨後才是重點,他向朱由檢表示:既然來了,有什麼事儘管吩咐,有什麼事,要吃什麼,需要做什麼,只管告訴他,這裡一直都是由他負責。
又對下面吩咐:信王的行禮東西可曾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快些準備住處。要隆重準備新皇登基儀式,不得有半點差池。
先給改成這樣,為了避免人們輕易看出來,將父皇擬成一個女子,名叫林黛玉。那就是這樣,他提筆寫到:
且說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時,便有榮國府打發了轎子並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
這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