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身份,這個身體就是大明的版圖,身份就是華夏大地統治者的身份。

脂批說“請看黛玉逝後寶釵之文字便知餘言不謬矣。”表明了只有黛玉死後,釵黛才會合一,雙方都活著的時候,是不可能合一的,黛玉死後,寶釵取代了黛玉的身份,這才完成了合一。就是滿清入關,佔據了大明的版圖,明清合二為一。

這與判詞判曲裡的情況也一樣,判詞原本是寶玉和黛玉的主場,薛寶釵的強行加入,才使得判詞看上去好像是二人並列,所以共用一個判詞,因為三者的命運是相互影響的,互為因果。

讀者基本上都認為,黛玉逝後的文字看不到了,而我們這裡看懂了背面故事之後,就知道所謂的黛玉之死已經寫過了,所以我們都能看到,書中其實已經多次寫到了。

黛玉聽《牡丹亭》,劉姥姥講雪夜抱柴,茗玉小姐十七歲一病死了,講的就是崇禎朝廷只存在了十七年就滅亡了,牙牌令中黛玉所對的,全都是在講背面崇禎朝廷的滅亡。

那麼在這些之後的文字,就都是黛玉逝後的文字,並不是之前人們認為的80回之後的文字,而是38回或41回之後就寫了,所以我們讀者其實已經看到了,只是能不能看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