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蘅蕪苑(第1/2頁)
章節報錯
過了蘆雪廣與蜂腰橋之後,就是薛寶釵的蘅蕪苑了,繼續看原文:
便見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牆,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脈,【庚辰雙行夾批:兩見大主山,稻香村又云懷中,不寫主山,而主山處處映帶連絡不斷可知矣。】皆穿牆而過。【庚辰雙行夾批:好想。】
賈政道:“此處這所房子,無味的很。”【庚辰雙行夾批:先故頓此一筆,使後文愈覺生色,未揚先抑之法。蓋釵、顰對峙有甚難寫者。】
釵顰對峙,即薛寶釵與林黛玉雙方長久對峙的地方。
因而步入門時,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裡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無。【庚辰雙行夾批:更奇妙!】
一株花木也無,寫明瞭寶釵的住處,因為他們的屠殺,沒有朱家的花木了。
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莧浦,縈砌盤階?【庚辰雙行夾批:更妙?】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氣馥,非花香之可比。
【庚辰雙行夾批:前三處皆還在人意之中,此一處則今古書中未見之工程也。連用幾”或“字,是從昌黎《南山詩》中學得。】
賈政不禁笑道:“有趣!【庚辰雙行夾批:前有”無味“二字,及雲”有趣“二字,更覺生色,更覺重大。】只是不大認識。”
有的說:“是道藤蘿。”政道:“道藤蘿不得如此異香。”寶玉道:“果然不是。
這些之中也有苻道螅那香的是杜若蘅蕪,那一種大允瞧徖跡這一種大約是清葛,那一種是金簦草,這一種是玉蕗藤,紅的自然是紫芸,綠的定是青芷。
【庚辰雙行夾批:金簦草,見《字彙》。玉蕗,見《楚辭》”菎蕗雜於黀蒸“。茝、葛、芸、芷,皆不必注,見者太多。此書中異物太多,有人生之未聞未見者,然實系所有之物,或名差理同者亦有之。】
想來《離騷》《文選》等書上所有的那些異草,也有叫作什麼藿蒳姜蕁的,也有叫什麼綸組紫絳的,還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樣,【庚辰雙行夾批:左太沖《吳都賦》。】
又有叫作什麼綠荑的,還有什麼丹椒、蘼蕪、風連。【庚辰雙行夾批:以上《蜀都賦》。】
如今年深歲改,人不能識,故皆象形奪名,漸漸的喚差了,也是有的。”
【庚辰雙行夾批:自實注一筆,妙!】未及說完,賈政喝道:“誰問你來!”【庚辰雙行夾批:又一樣止法。】唬的寶玉倒退,不敢再說。
這一段說的十分危險,也就是清朝佔據明朝之後,將之前的很多東西都篡改、隱瞞了,使後人對古人的文化水平沒有了正確的認識。所以賈政喝道“誰問你來”,以阻止他繼續說下去。
賈政因見兩邊俱是超手遊廊,便順著遊廊步入。只見上面五間清廈連著捲棚,四面出廊,綠窗油壁,更比前幾處清雅不同。
蘅蕪苑四面出廊,就是前文說過的瀋陽為交通要道,十字路口,向東到遼東和朝鮮,向北到黑龍江流域,向西到蒙古草原,向南通遼西走廊。
賈政嘆道:“此軒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庚辰雙行夾批:前二處,一曰”月下讀書“,一曰”勾引起歸農之意“,此則”操琴煮茶“,斷語皆妙。】
此造已出意外,諸公必有佳作新題以顏其額,方不負此。”
眾人笑道:“再莫若‘蘭風蕙露’貼切了。”
賈政道:“也只好用這四字。其聯若何?”一人道:“我倒想了一對,大家批削改正。”念道是:
麝蘭芳靄斜陽院,
杜若香飄明月洲。
眾人道:“妙則妙矣,只是‘斜陽’二字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