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的日月互為陰陽,就是日為陽,月為陰。湘雲前面說了陰陽還只是一字,就是讓我們把日月合起來,就是“明”字。作者這裡再點明朝的“明”字,就是讓讀者聯想到,這本書寫的是明朝,也就是象徵元春的石榴花。

後面翠縷再問:這蚊子,花兒草兒也有陰陽不成,這裡“蚊子”是諧音“文字”。便是問這書中文字也有陰陽兩面嗎?

這就是在引導讀者思考,這書中的文字也是有陰陽兩面的。

後面的“花兒”、“草兒”、“蟲兒”,在書中都是有陰陽兩個面,在背面故事裡,這是都是用來指代某種事物的。我們後文具體情節時,再一一破解。

湘雲解釋了,向上朝向陽的一面便是陽,背陰覆蓋下的,便是陰。就如同《紅樓夢》這本書的章法,看見陽面,便是表面,看到這背面覆蓋下的亡國血淚史,便是陰面了。

翠縷又問了,這扇子有沒有陰陽,湘雲說連這扇子也有陰陽,便是說,在這本書中,連一個扇子都有陰陽二層含義,陽面就是原意扇子,陰面卻是用來指代另一種事物。

後文中有晴雯撕扇子和石呆子的二十把扇子的情節,這些扇子背後都代表著特殊的事物,這點到後面我們再具體破解其含義。

後面接著又說他的金麒麟,湘雲只說這雄為陽,雌為陰,此處翠縷問他這麒麟是公是母,湘雲卻不知。

這是因為李自成的大順文武不分,朝服顏色補子一樣,一品都是補麒麟,所以才說他分不清了。

到此處關鍵又來了,翠縷問到這人也有沒有陰陽,卻一把收住,不敢再點。

這裡其實透露了一個重大資訊,在這本書中的人,其實是不分雌雄的,看似女子,或男子,其實不一定,陰陽二者,其實是一個。書中之女子,陰面可能是男子,書中之男子,卻反而可能是女子。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黛玉隱射崇禎的這種情況,書中的人也是陰陽。

這裡翠縷又說他懂了,湘雲便問他知道什麼?他說姑娘是陽,自己便是陰。此處的陰陽湘雲解釋為主子是陽,翠縷是陰。

湘雲得意贊同,翠縷道:‘人規矩主子為陽,奴才為陰,我連這個道理也不懂得嗎?’湘雲誇他很懂得這個道理。

作者為何要寫這一段呢?

這史湘雲包含了李自成,此處翠縷作為他的丫鬟,自然可以是隱射劉宗敏,為何要透過李自成之口說他劉宗敏很懂得主僕之禮呢?

因為在清修的明史裡,說李自成進京,不能約束手下,劉宗敏擅自抓了吳鑲全家,並搶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導致吳三桂反叛李自成。

事實上如果劉宗敏這點主僕道理都不懂,還能成為李自成手下第一大將嗎?

後二人就又撿到一個金麒麟,這便是文麒麟,加上湘雲之前擁有的武麒麟,便是湊齊了陰陽麒麟各一個。

這時寶玉來了,來找原本屬於他的麒麟,史湘雲自然不能再給他了。

寶玉隱射的是大明,這金麒麟原來確實是屬於寶玉的,可惜他弄丟了,還因為他,導致自己亡國,這真是應了寶玉說的那句:‘丟了印平常,若丟了這個,我就該死了了!”

關於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的具體隱喻,我們後文再作詳細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