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海親身經歷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患難生活,培育了他對清廷的仇恨,在清兵侵入浙江時堅持了民族氣節,並且毫不猶豫地在強敵壓境之時毅然肩負起抗清的旗幟,甚至親臨前線犒師,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最終魯王做出讓步,尊奉隆武朝廷,這樣唐魯二藩王構成了南明第二個朝廷的架構。

隆武帝朱聿鍵酷愛書本,嗜書如命,所以作者將探春的丫鬟起名侍書,以此幫助讀者瞭解其隱喻。

1646年(隆武二年八月二十一日,)隆武帝因清軍已攻入仙霞關聞訊,逃出延平,又想取道汀州去江西。《南明野史》稱,如此危難緊急關頭,酷嗜讀書的隆武帝仍然“載書十車以行”,這更拖慢了諸人的逃跑速度。

後來隆武帝戰敗殉國,魯王堅持以監國身份繼續抗清,並且派遣他的部將張明振張煌言率領大軍於1654年三次攻入長江。

其中一次率大小戰船六百餘艘,由崇明出發,一路所向披靡,攻佔瓜州與金陵隔江相望。

時值清明,張明振領軍登金山,全軍縞素,遙拜朱元璋孝陵,並寫下了《登金山遙祭孝陵》一詩。

十年橫海一孤臣,佳氣鐘山望裡真。

鶉首義旗方出楚,燕雲羽檄已通閩。

王師桴鼓心肝噎,父老壺漿涕淚親。

南望孝陵兵縞素,會看大纛禡龍津。

1661年張煌言再次與鄭成功合兵包圍南京,可惜最終沒能攻克城池,後鄭成功率兵收復臺灣,魯王也隨之渡海遠走澎湖。

這就是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