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薛蟠的名字與門子代表誰(第2/3頁)
章節報錯
教部與清軍交戰,被埋伏擊敗,袁崇煥所領的本部兵馬,並沒有攻擊清軍。
更有說法是袁崇煥部的行軍路線,與清軍的行軍路線,幾乎平行。
要解這其中的疑惑,可以看《紅樓夢》中如何寫的,不過在看之前,還需要先說明“門子”代表誰。
門子:用俗話說就是看門的,賈雨村好歹也是一個知府,手下官員幕僚眾多,書中為何只寫一個門子呢?因為這門子,在背面故事中有重要的隱射,是必須要寫的。
為大明看門的,就是山海關一線的關寧軍,也就是祖大壽,吳三桂他爹吳襄,包括之前的趙率教,山海關總兵滿桂等人,都在門子的隱射範圍內。
現在看原文是如何寫的:
正要發籤時,只見案邊立的一個門子,使眼色兒不令他發籤。雨村心下甚為疑怪,【甲戌側批:原可疑怪,餘亦疑怪。】只得停了手。
即時退堂,至密室,侍從皆退去,只留門子服侍。
這門子忙上來請安,笑問:“老爺一向加官進祿,八九年來就忘了我了?”【甲戌側批:語氣傲慢,怪甚!】
雨村道:“卻十分面善得緊,只是一時想不起來。”那門子笑道:“老爺真是貴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甲戌側批:剎心語。自招其禍,亦因誇能恃才也。】不記當年葫蘆廟裡之事?”
雨村聽了,如雷震一驚,【甲戌側批:餘亦一驚,但不知門子何知,尤為怪甚。】
方想起往事。
在這如此重要的關頭,為何門子說的卻是賈雨村的出身之事呢?脂硯齋批語中經常出現一個詞,叫“忙中閒筆”,就是作者喜歡在一些緊要的關頭,寫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情。
注意是“看似”不那麼重要,但實際上可能是很重要的事。
門子說的賈雨村的出身之地,也就是他所隱射的袁崇煥的出身之地,一直都是一個迷。
無論是在當時,還是三百多年後的今天,袁崇煥的出身地都有多種說法,今天我們無法確定可以理解,為什麼在當時也有的商榷呢?難道袁崇煥他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人嗎?
其實只要簡單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袁崇煥的父親是一個商人,他在考科舉的時候,一連考了十幾年,考了幾次,都沒能考中進士。
那麼在歷來的考試中,都有一個操作叫冒名頂替,比如說一個河南的考生,他一連考了四次都沒考上,因為此地優秀的考生太多了。
現在有一個方法,他可以到別的省,頂另一個人的名字去考試,或者把自己的出生地改到別的省,反正父親是大商人,有錢運作此事,這樣在一個競爭不那麼激烈的省,他就考上了。
但是要知道,在明朝,科舉舞弊可是重罪,所以這件事絕不能敗露,所以在文中“雨村聽了,如雷震一驚。”
袁崇煥改科舉地的事情,他自己是絕不會說的,大家沒人追究,也就過去了,所以門子說他連自己的出生之地都忘了。
脂批也說:餘亦一驚,但不知門子何知,尤為怪甚。
再繼續往下看:
原來這門子本是葫蘆廟內一個小沙彌,因被火之後,無處安身,欲投別廟去修行,又耐不得清涼景況,因想這件生意倒還輕省熱鬧,【甲戌側批:新鮮字眼。】
遂趁年紀蓄了發,充了門子。【甲戌側批:一路奇奇怪怪,調侃世人,總在人意臆之外。】
為什麼說門子原來是一個小沙彌,脂批會說:一路奇奇怪怪,調侃世人,總在人意臆之外。
調侃世人,是怎麼一個調侃法呢?原來這吳襄以前是一個小商人,做馬匹,人參等各種生意,後來覺得做軍閥比做生意來錢快,就取了祖大壽的妹妹。
透過這層關係,考了個武進士,